如何知道:H7/h6,是基孔制間隙配合
一般H代表的就是基孔制,但H7/h6與H8/h7、H8/h8、H9/h9、H10/h10、H11/h11亦可以表示基軸制.至于是間隙配合,查表可以知道孔是正偏差,而軸式負偏差,所以是間隙配合
內(nèi)孔標識中H7 和g6是什么意思?
22表示直徑,H,g為公差代代號 ,其后面數(shù)字為公差等級,其中孔的公差代號用大寫字母 ,軸用小寫,要知精度去查下公差代號的表
6*23H7*28H10*6H11 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意思是6個直徑23mm的孔,基孔制,公差H7 0~+0.021 直徑28mm的孔,基孔制,公差H10 0~+0.084 直徑6mm,基孔制,公差H11 0~+0.06
釣魚海桿5號3.6米是什么意思
3.6米是海竿的長度。5號應該是線號。
補充:海竿釣浮
用海桿時,鉛墜是很重要的,把它放在不同的位置,會產(chǎn)生不同的釣法,或釣底,或釣浮,全是因為鉛墜處在不同位置,釣底我已有了闡述,現(xiàn)在主要說明釣浮的方法。
用海桿釣浮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鉛墜在水底,一種是鉛墜接近水面。釣浮主要用來釣鰱魚和草魚,要根據(jù)不同水域,不同魚類的生活習性,調(diào)整水線的長短。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水溫,不同的魚類,水線的長短不同.
鉛墜在底釣法:此法適用于水深在兩米以內(nèi)的水域,更深的水域因靈敏度太低不宜使用。
在鉛墜的下方,魚鉤的上方加一個浮漂,魚漂調(diào)到預定深度,桿子打出去以后,鉛墜落入水底,浮漂帶著魚鉤浮起,緊線以后魚漂和鉛墜呈垂直狀態(tài)。魚吃食以后,抬桿時先要帶動鉛墜,才能讓魚鉤有所動作。由于從水底的鉛墜到水面的浮漂,再到水下的釣組,活動的距離較長,所以靈敏度較低。此法穩(wěn)定性較好,魚漂不移位。
魚漂接近水面釣法:根據(jù)水線的長度,在鉛墜上面加一個魚漂,要求魚漂的浮力,大于釣組魚餌加鉛墜的重力,保證魚漂露出水面。魚漂可用白色泡沫塑料制作。用此釣法不論水有多深,都可垂釣。此法靈敏度較高,抬桿鉤就動,但怕風吹,風一吹就移位,桿子打好以后要壓水線,以求減少釣線被風吹動移位。此釣法最好順風釣。
H7/h6是什么意思
H7/h6,是機械行業(yè)中零部件的公差配合代號, H7是指與其配合的孔的公差帶代號,h6表示此軸承的外表面(其與孔配合則軸承為軸)的公差帶代號.其軸承外徑內(nèi)徑尺寸不同,則不同軸承尺寸的公差帶H7/h6一樣,但其公差數(shù)值不同,H7/h6其數(shù)值跟直徑有關系.直徑越大,則H7/h6的值越大,反之則越小. 具體想知道更詳細,請查看機械設計手冊,或《公差與配合》.一般機械制圖上都有相關介紹.
為什么有時候是H8/f7,有時候又是H8/h6 兩個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 H8/f7和H8/h6都是孔、軸公差帶代號組合. H8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f7和h6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H8/f7和H8/h6表示配合代號. 在配合代號中,凡孔的基本偏差為H者,表示基孔制配合;凡軸的基本偏差為h者,表示基軸制配合. f7和h6的公差帶代號不同,所以兩者的意思不一樣. H8/h6我有點不理解,即使基孔制又是基軸制?
Φ50H7/g6是什么意思
這個應該是工程制圖里尺寸配合的問題吧 這個是基孔制配合(因為基孔制的基準孔基本偏差用H注出) 基孔制:φ50表示直徑,H是基準孔的基本偏差代號,7是標準公差等級;g是軸的基本偏差代號,6是標準公差等級 注:在基孔制配合中,軸的基本偏差從a~h為間隙配合,所以g說明是間隙配合
Φ16h7表示什么意識?
Φ16是nbsp;基本nbsp;尺寸,nbsp;h7為孔的公差帶代號nbsp;,h為孔的基本偏差代號nbsp;,7為nbsp;標準公差等級代號
孔直徑為230,后面還有個H7是什么意思呢?7表示的是精度等級嗎?
H7是這個孔的公差帶.H表示是基孔制,意思就是說下公差是零,7代表精度是7級,至于上公差是多少需要查公差表,看7級精度的公差是多少就是上公差了.
開博爾 h6,h7,h8,h9,h19有什么區(qū)別
H,這是按照基孔制來設定的間隙配合.它的上偏差是根據(jù)孔徑的大小及精度等級來確定的,下偏差為0.后面的6、7、8、9都是表示的精度等級.偏差必須根據(jù)孔徑的基準范圍,以及精度等級兩項結(jié)合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