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路上絲綢之路開辟于哪一個朝代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絲綢之路是什么年代的
公元前2世紀,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26年),訪問過大宛、康居、大月氏,回國后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公元前121 年、前119年,霍去病、衛青兩次大敗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遠走漠北.此時,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 人使團到烏孫,又從烏孫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國訪問.漢使到安息,安息國王派大將率2萬騎兵到東部邊境迎接.漢使回國時,安息還贈送大鳥卵(鴕鳥卵)、黎軒眩人(羅馬雜技藝人)給漢武帝.其他國家也都派遣使節往來而相互交流;中外友好關系隨著使節、商旅和人民往來而肇始展開.
絲綢之路是什么年代?
唐代時出現絲綢之路
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出現了高潮,絲綢之路也繁榮無比。唐代絲綢之路的內容和特點是陸海兩路相繼繁榮和交替。
作為唐代前期出現的陸上絲路高潮,不過是繼漢代以來陸上絲路發展的”頂峰”,隨著這個高潮的先后出現,從此陸上絲路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優勢(當然是相對海上絲路而言);
而唐代中期后,海上絲路發展史上也處于重要的轉折時期。因此,要了解海上絲路的發展,就要研究唐代陸海絲路的變化和交替。
舉世聞名的絲路,既是架設在東西方之間的友好橋梁,又是聯結國內各民族的重要紐帶。因此,從絲路形成之日起,其發展的總趨勢,不僅是向東西方延伸,同時也向南北方向擴展。
從漢代開始,陸上絲路就沿著天山南北逐漸形成了東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條基本干線;同時又由于南北邊塞各民族的頻繁活動,為唐代絲路向南北擴展奠定了基礎。
根據材料一,指出絲綢之路開通于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
根據材料一,指出絲綢之路開通于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有何意義?答案 朝代:西漢;意義:絲綢之路成為我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國家和人民加強聯系,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始于哪個年代
陸地絲綢之路始于西漢武帝年間,海上絲綢之路始于南宋
絲綢之路開辟于什么朝代
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