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怎樣施肥能高產
一、檳榔幼齡樹施肥方法 幼齡檳榔為營養生長階段,其生長主要是建造根、莖、葉的營養生長。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施用,少量多次。 幼齡期需要氮素較多,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鉀肥為原則,一般每年施3次,每次施農家肥或塘泥5~10千克/株、過磷酸鈣0.2~0.3千克/株,施肥前先在檳榔樹冠兩邊開深30厘米溝(不傷害根部),然后深施,回土。 定植2年后有機肥結合化肥每年施1~2次。施用有機肥可在9~10月進行,化肥須分9~10月和3~4月兩次施用。 隨著植株的成長,年施肥總量逐年增長,施氮磷鉀復合肥0.5~0.6千克/株,果實收獲前1年應加大氯化鉀的用量,每次施0.2千克/株。于樹根15~20cm處挖溝施入,然后覆土。若是間作,最好每次施肥都專門供給某一種作物,以避免各種作物之間爭奪養分。在產前1年加大氯化鉀的用量每次0.2kg,有利于提高初產期的產量。
二、檳榔成齡樹施肥方法 檳榔的成齡樹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主要是落實好保花保果措施。這一階段對鉀素的需求較多,故成齡樹應以增施鉀肥、磷肥為主,氮肥為輔。一般每年施3次。 第1次為養樹肥:在采果結束后12月至翌年1月及早重施一次肥,占全年施肥量的10%~50%,每株施復合肥0.4~0.5千克、硫酸鉀0.25千克,施用磷肥漚熟的優質有機肥每株5~8千克,使檳榔樹在采后能及時得到養分的補充,對采果后的樹勢恢復及其后的花序分化都有促進作用,為下年開花結果打下良好基礎。 第2次壯花肥:3~4月是檳榔盛花期,每株施復合肥0.4~0.5千克,提高檳榔樹開花結實率。 第3次為壯果肥:在6~7月的幼果期,每株施復合肥0.5千克、尿素0.25千克,促進果實發育膨大。檳榔的成花率較髙,但由于受到營養不足、病蟲害的影響,往往導致結果率較低,僅有成花量的10%,因此保花保果綜合技術已是檳榔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在抽穗期、花期和幼果期還要噴施葉面肥,如葉面寶、高美施和氨基酸類葉面肥。同時,在噴葉面肥時加入一些防治病蟲害的農藥防治病蟲害,以達到保花保果的目的。 正常施入有機肥的檳榔園一般無需再補充中、微量元素,但一些濱海地區有機質含量很低的檳榔園容易出現缺鎂、缺硼和缺鋅等現象,可根據癥狀的表現有針對性地施入中微量元素肥料。成齡樹施鈣鎂磷肥300~500g、硫酸鎂100~150g、硼砂50~75g、硫酸鋅50~100g。幼齡樹根據樹體大小酌情減少施入量。
種檳榔樹施什么肥
對檳榔管理,要抓好5次施肥:一是養樹肥.在采果結束后12月份施重肥,每株施復合肥1000克、鉀肥200克,使檳榔樹在采果后能及時得到養分的補充,對采果后的樹勢恢復及其后的花序分化都有促進作用,為下年的開花結果打下基礎;二是催花肥,在2月份花苞開放之前,每株施復合肥500克、尿素150克,以促進花苞正常開放;三是壯花肥,3月到4月是檳榔花盛花期,每株施復合肥300克,提高檳榔樹開花結果稔實率;四是壯果肥,在6月份的幼果期,每株施復合肥500克、尿素150克,供果實發育的養分需要;五是攻果肥,為促進青果生長,增加一級青果,提高經濟效益,每采一穗青果,施一次攻果肥,每株每次施尿素100克到150克.
檳榔用什么肥料可以反季節
1. 幼齡樹施肥
幼齡樹以營養生長(建造根、莖、葉)為主,對氮素的要求過高。施肥原則以補充氮肥為主,適當施用磷、鉀肥。
基肥:在定植時可施堆肥、廄肥、塘泥肥等5~10㎏,混合過磷酸鈣0.2~0.3㎏。
追肥:每年結合除草松土追3~4次,尿素0.1㎏+氯化鉀0.1㎏,或者用復合肥0.2㎏。于樹根15~20cm處挖溝施肥,然后覆土。產前1年加入大氯化鉀的用量每次0.2㎏,有利于提高初期的產量。
2. 成齡樹施肥
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應補充磷、鉀輔以氮肥。
花前肥:在2月份花開前施,由于檳榔的花苞處于快遞生長階段,進入3~5月份則花序陸續開放,樹上頭一年的果實處于成熟期,故對鉀需求量大。本次肥以鉀為主,配合施用氮肥。促進花苞正常發育,提高開花稔實率和成熟期果實的飽滿度,并使葉片正常生長,施廄肥10~15㎏/株,氯化鉀125~150g/株。
青果肥:6~9月份施入,此時果實體積處于迅速膨大期,也是一年抽生葉片的旺盛期,對氮的需求迫切。應提高氮肥的用量和比例,以促進葉片的生長,提高坐果率使果實體積增大。施廄肥10~15㎏/株,或尿素120~150g/株,氯化鉀70~125g/株、或用15:15:15的復合肥150~200g/株。
入冬肥:在11月份下旬施入,施用磷鉀肥,有利于提高檳榔冬季耐低溫、耐干旱和增強光合作用的能力。施廄肥10~15㎏/株,或糞尿肥10~15㎏/株、氯化鉀100~120g/株,施磷肥0.5~1㎏/株。幾種肥料最好混合后一起施。
3.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補充
正常施入有機肥的檳榔園一般無需再補充中、微量元素,但是一些濱海地區有機質含量很低的檳榔園容易出現缺鎂、缺硼和缺鋅等現象,可根據癥狀的表現有針對性地施入微量元素肥料。成齡樹施鈣鎂磷肥300~500g、硫酸鎂100~150g、硼砂50~75g、硫酸鋅50~100g。幼齡樹根據樹體大小酌情減少施入量。
檳榔樹正在打花施什么肥料好
檳榔樹采后施肥,以生物菌肥、有機肥、氮磷鉀完全肥為主,增施磷鉀肥.每株施復合生物菌肥0.5~1公斤、漚制腐熟的人畜禽糞5~6公斤、氮磷鉀(15~15~15)硫酸鉀或硝硫基復合肥0.75~1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0.50~0.75公斤、硫酸鉀0.25~0.50公斤,圍繞樹冠滴水線挖深、寬各25~30厘米的環狀溝施.
剛種三年的檳榔施什么肥好
在檳榔樹主干外1.5米挖一個坑,放黃牛尿(剛拉出來的),可以的.
檳榔樹配方肥的比例
于檳榔樹檳榔樹干檳榔樹給檳榔施豬尿必發酵直接澆檳榔根部 假剛種檳榔樹或者未樹干檳榔樹豬尿直接澆施豬尿混水澆施 要經發酵豬尿直接施澆豬糞便檳榔肥料
檳榔樹要怎么種植?怎么養好?
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宜選無低溫地區和潮濕疏松肥沃的土壤。坡變較大的可開行距3米的等高環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內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個月按株距2米挖穴。讓土壤充分風化。穴寬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雜肥或廄肥10千克 作基肥,同時回表土至滿穴。另外,可在行間種速生快長的飛機草或豆科植物作臨時蔭蔽,有抑雜草生和保土壤濕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選種 母樹應選擇15~30年生,結果正常無病蟲害,單株結果不少于300個,果托不少于3托,葉片8片以上,莖干上部節間較短的植株。一般選第二、第三托的果實作種適宜。成熟的果實以卵形、橢圓形為好,果熟時呈金黃色為最佳。
(2)催芽 產區多采用堆積催芽法。果實采下后曬1~2天,果皮剪去1/4。然后在選好的地上堆種,一般堆種厚度20厘米以下,若種子多應每隔1~1.2米留一條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檢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后,蓋上一層稻草保溫,經15~20日后每7~8日檢查1次發芽情況,同時揀出發芽種子育苗。苗床日平均溫度低于36.1℃。日最高溫度低于36.5為宜。若超過上述溫度時就可能爛果。
(3)育苗
①營養袋育苗 營養袋為長25厘米、寬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袋下有4個小孔以便通氣透水。營養土按1:1的表土與腐熟牛糞混勻,占袋4/5,再裝入河沙至滿袋,以免表面土板結,每袋放1粒種子,淋透水,保持濕潤。
②苗床育苗 選近水源土質疏松肥沃砂質壤土或壤土為育苗地,經犁翻耙平施下廄肥或塘泥作基肥與土壤拌勻做畦,畦長4~5米,寬1米左右,高12~15厘米,并在畦面鋪一層4厘米的細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種子。待第一片小葉展開時施稀薄人糞尿或硫酸銨,每月1~2次,年除草及培土3~4次。
③定植 檳榔苗生長約1年,高50~60厘米,5~6片葉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云南以5~6月,溫暖多雨時節定植。最好選陰天定植,定植前1~2天澆透水。定植時去營養袋,蓋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蔭蔽和土壤濕潤。
3.田間管理
(1)幼齡樹每年除草2~4次,并進行培土。
(2)追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化肥。幼齡期3年內每季度施肥1次,在樹冠外圍挖穴或開溝,按四個方向交替施肥。每次每株施人糞尿約5千克或硫酸銨25~50千克,混合綠肥5千克,并覆土澆水。3齡以后呈開花結果前每年春、秋季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混合硫酸銨100~150克、過磷酸鈣150~250克。開花結果樹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加入尿素100~150克、過磷酸鈣250~500克、氯化鉀100~150克。
(3)排灌 檳榔喜潮濕環境,但不要積水,以防爛根。
(4)蔭蔽 定植后3年為檳榔幼齡期,需蔭蔽以保濕。間作物可選灌木藥材,但要增施肥料,保證其茁壯成長。
4.病蟲害及其防治
(1)葉斑病 主要有以下幾種:葉點霉葉斑病(Phylio-sticta arecae Diedecke.),多毛孢屬葉斑病
(2)果腐病 (Hyalodendron sp.)和(Fusarium sp.)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爛,導致落果。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 (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為害果穗、果實。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葉,集中燒毀。幼果、青果期間用炭疽福美、多霉靈噴霧防治。
(4)根腐病 (Phytophthora sp.)為害苗。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濕度;發生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發現病株即時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5)紅脈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檳榔主要害蟲。防治方法:清園,春季3、4月結合施肥施3%呋喃丹顆粒劑0.25千克/株,施在根際挖深約10厘米半環溝,并覆土壓實,或于4、5月和8、9月噴藥兩次,藥劑用Bt乳劑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劑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噴霧。
檳榔樹什么時候施肥最好
入冬休眠時節施肥最好,農家肥、菜籽餅等.
檳榔樹怎么養
檳榔別名廣子、大白、榔玉、檳榔子、戈語。為棕櫚科檳榔屬植物檳榔,以種子入藥,其果皮(大腹皮)亦入藥。檳榔子有驅蟲,破胸中滯氣,除痰,消水腫積聚之功效。可治蟲積(驅除絳蟲、蛔蟲、姜片蟲),食滯,腹脹泄痢,水腫,痰癖等癥。大腹皮(檳榔外果皮)有下氣、行水利尿等功效。我國福建及臺灣南部、廣西、廣東、海南島及云南南部均有栽培。
一、植物特性。常綠喬木,無主根,樹干單一挺直,高10-20米。葉6-10片叢生于莖頂,羽狀復葉長可達4米,葉鞘抱莖。葉束下的莖上生肉穗花序,分枝多,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而多,貼生于花序分枝的上部,雌花較少,著生于花序軸分枝的基部。堅果卵形,熟時紅色,果皮纖維質,種子呈半截的卵形。花期4-8月,冬花不結果,果期11月至翌年4月。
二、生長特性。生長于熱帶海拔700米以下地區。不耐寒,氣溫在25℃左右生長較好。短期輕霜雖不凍死,但葉片則會黃落。久旱和強風對生長不利。土壤宜較厚而濕潤,磚紅壤、紅壤均可。常栽在陽光充足的村寨附近,房前屋后,以及林間地、河岸、山谷、山坡。生長初期需防熱,故檳榔園可先種香蕉作蔭蔽。檳榔可與胡椒間作并作為胡椒的活支柱。
三、栽培技術
1、繁殖方法:用種子育苗移栽,亦可直播,但成活率低,多不采用。苗地應選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有樹林蔭蔽的肥沃砂質壤土。耕翻后,撒土堆肥、廄肥,并耙平整細使肥土混合均勻,按育苗株行距開穴,然后穴施基肥,以集中用肥。
①選種。選樹干節短、莖基部和莖干部粗細差異不大的15-25年和高大健壯、葉色濃綠、結果多而集中者作為留種母樹。當果實充分成熟后摘下,再選果大、色金黃、無斑點的作種。為防止果實從樹上落地碰傷,因而腐爛影響發芽,故最好在摘果時,樹下張網承接,采回的果應隨即進行催芽處理。
②炒藏催芽。選蔭蔽地挖坑深30厘米,長寬視地形和種子多少而定,在坑底光淋水后銷一層砂,然后鋪一層果(果蒂向上,以便發芽),加一層破(厚約9厘米),堆放1-2層后,蓋層稻草,經常注意澆水保持濕度,半月后可生米粒樣大的白色芽點,此時即取出育苗,否則芽長過大,播時易損傷,播后也易被曬死。
③育苗及苗床管理。按株行距各30厘米開穴,每穴橫放果1-2個,覆土至不見果為度。播后10天內,要每天淋水1次,到苗出土小葉展開時施肥1次,沿根扒土施入,再覆土。根據蔭蔽情況,適當搭蔭棚,避免陽光曝曬,每年除草、施肥2-3次,并注意灌水、培土。苗齡1-2年后,高30-60厘米,莖基稍肥大時,便可帶土起苗定植。
2、定植:雨季定植最好,易成活。在定植前兩月于選好的地上,按株行距240厘米×300厘米(與胡椒間作可4.5米×6米)先開穴,寬60厘米,深45厘米,讓土壤風化。定植時,選陰天將表層肥土填入坑內,并施足基肥,把當天帶土挖起的壯苗直栽子坑內,高出地面約15厘米,覆土壓實即可。植后將已展開的葉剪去一半,并根據陽光強度適當在周圍插小樹枝遮蔭,每天適當澆水,到成活長出新葉,方可減少澆水次數。
3、林地管理:植株成活后,每年應中耕、除草、施肥2-3次,注意排灌,保持植株周圍土壤疏松、無雜草、有充足的養料、適當的濕度,以利正常生長,提早結果。施肥應在4-9月,于樹根15-20厘米處挖環帶穴施入,然后覆土。成年樹,在花蕾未現前施1次人糞尿或氮肥;在結果旺盛期施1次磷鉀肥,如過磷酸鈣、草木灰或堆肥等混施。
檳榔干高葉少,同時幼樹喜陰,成樹喜陽,地面間隙大等特點,可在株行間種一些矮生而較耐陰的作物,如豆類、胡椒、蔬菜或其他果藥類。只要加強管理,增施肥料,充分利用土地,長短作物結合,既可增加收入,又可覆蓋地面,防止雨水沖刷而造成土壤流失,保持土壤濕度,利于檳榔生長。
四、采收加工。移植后7-8年開始結果。每年4-5月果實黃熟時即可采收。然后用刀劃破果皮,剝開將種子和果皮分別曬干即可。種子即檳榔(榔玉),果皮即大腹皮分裝出售入藥
檳榔芋怎樣種植
要做好的是選種,對于檳榔芋的選種,一定要選擇抗病性比較強,淀粉含量比較高的優質品種,可以選擇祁東芋或江永芋等。作物品種的選擇直接決定未來生長的情況的好壞,需要注意的是在種植前要浸潤在特定的藥物之中。選地要求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
在種植之前,要記得要施足基肥。檳榔芋是一種需肥量較大的作物,在施基肥的時候要根據其生長特性來進行。施肥不能使用某種單一的肥料,而要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使用一些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6135復合肥,施足底肥。每 667 m2 田撒施過磷酸鈣 150kg 左右。施肥原則是前輕、中重、后期看苗補施葉面肥 2 ~ 3 次。
檳榔芋是一種喜濕怕旱的作物,在干旱的情況下,它的作物很多時候就會變得干枯甚至死亡。所以說水分對于檳榔芋來說十分重要。它的田間土壤水分的保持直接能夠影響到檳榔芋的健康生長。5 月以后的灌溉就要以溝灌為主了,水位大約保持在 3cm 左右,水位不能超過畦面。
檳榔芋的病蟲害主要有芋疫病和芋腐病,主要發生在每年的 6、7 月份。芋疫病的病狀大概是,作物上會有一些黑斑。對于芋疫病的防治,在選種上,要注意選用無病害的良種。同時要增施有機肥,將多種化肥肥料,例如 N、P 等的配合使用。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就可以選擇藥物治療。
擴展資料:
檳榔芋的價值:
香芋不僅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記載,香芋具有清熱解毒、舒經活絡、強健脾胃等功效,有助于治療感冒、痧癥、痛經、腸胃炎等病癥。
醫學研究發現,香芋中的聚糖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香芋中的一種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止瀉作用,并且對乳腺癌、甲狀腺癌等疾病具有輔助治療功效。此外,香芋可用于祛風濕、止痛,輔助治療風濕性腰腿痛、損傷出血等病癥。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檳榔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