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發展到第幾代出現個人計算機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第一代計算機 (1946-1956) 第二代計算機 (1957-1964) 第三代計算機 (1965-1970) 第四代計算機 (1971至今) . 微機發展的時代:1971~1977 第一代 4~8位 Intel4004、Intel8008. 1981年8月12日,IBM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5150,這標志著個人電腦真正走進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也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所以計算機發展到第四代出現個人計算機.
第一臺電腦是什么時候生產的?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盡管只有60年的時間,但它的誕生卻是人類數百年努力的積累.早在17世紀,一批歐洲數學家就已開始研制計算機.1642年,為了協助擔任稅務局長的父親,年僅19歲的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臺鐘表齒輪式機械計算機,但僅能做加減法運算. 世界第一臺機械式加法計算機(1642年) 法國人帕斯卡于1642年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雖然它只是利用手轉動齒輪來實現加法運算,但它向人類揭示了:用機械裝置可以代替人的大腦進行思考和記憶.從此,計算機開始了它神奇發展的道路.
電腦最早在什么時候出現
一.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 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二. 計算機分類 :
1、巨型計算機(Supercomputer),也稱超級計算機,它采用了大規模并行處理的體系結構,CPU由數以百計、千計的處理器組成,有極強的運算處理能力,大多5使用在軍事、科研、氣象、石油勘探等領域。
2、小巨型計算機(Mini Supercomputer),與巨型機相同,但使用了更加先進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與制造技術,因而體積小、成本低,甚至可以做成桌面機形式,放在用戶的辦公桌上,便于巨型機的推廣使用。
3、主機(Mainframe),或稱主干機、大型機。
4、小型計算機(Super Minicomputer)
5、工作站(Workstation),指SGI、SUN、DEC、HP、IBM等大公司推出的具有高速運算能力和很強圖形處理功能的計算機。
6、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也稱個人電腦(PC機)或微型計算機,它們價格便宜、性能不斷提高,適合個人辦公或家庭使用。
三.
查爾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
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ely)
阿蘭·圖靈(Alan Taring)
高登·摩爾(Gordon Moore)
格萊斯·霍普(Grace Hopper)
第一臺個人電腦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啊?有沒有知道?
1981
是誰發明的個人電腦
發明者:艾克特及曼奇里(美國人)
年份:1945年
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要講電腦,先要提出電腦的位代號,英國的布爾建立布爾代數的一殷邏輯法,為現代的計算機及電腦奠下基礎。至於第一「臺」電腦是設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內,該電腦名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中文名為「電子數字積分儀電腦」。
這臺佔了整間房子的電腦重30噸,用了一萬八千支真空管及六千個開關掣,ENIAC 每秒鐘可以進行五千次數字運算,不過此腦本身也有弱點,那便是缺乏記憶體,只是一部大型的計數機。
電腦晶片的出現:由於真空管本身體積較大,科學家貝爾在1948年發明電腦晶片代替真空管,令電腦的體積縮小了又不會散發大量熱力。後來艾克特及曼奇利聯同數學家范紐曼便共同解決電腦的弱點,令電腦能運算外,也能自行執行命令,這便是現時電腦的基本模式。
帕斯卡於1642年設計出了電腦的圖紙,連外殼和齒輪用什麼樣的金屬材料都作了認真的選擇,同年造出了一臺電腦。這是世界上第一臺齒輪式電腦。
帕斯卡的這臺電腦可以計算到8位數字,表示數字的齒輪共16個,每個齒輪均分成10個齒,每個齒表示0~9中的一個數,並按大小排列。8 個齒輪在上面組成垂直齒輪組,從左到右構成8位讀數,分別表示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千萬位數;另外8個齒輪在下面組成水準齒輪組,從左到右可以進行 8位數的加減。
帕斯卡發明的鐘錶式齒輪電腦,是機械式電腦的初級階段。它的外殼用黃銅製成,精緻美觀。但這臺電腦的功能還很差,做乘法時必須用連加的方法;做除法時,也只能用連減的方法,而且這臺機器需用一個小鑰匙撥動一下方能計算,每次計算結束,都必須復原到零位以後,方可重新計算,很不方便。在計算過程中它又常發生故障。但是帕斯卡電腦的發明對以後電腦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帕斯卡一下子成了著名人物。
6年後,帕斯卡對自己發明的電腦提出了專利申請,1649年獲得專利權。當他的電腦在盧森堡宮展出時,成千上萬的人被吸引住了。帕斯卡自己也為這一偉大傑作而陶醉,他時常到盧森堡宮去看這件不朽的“藝術品”,深感自豪。帕斯卡電腦的發明是人類在計算工具上的新突破。它發明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這臺電腦本身的使用價值,它告訴人們用純機械裝置可代替人的思維和記憶。從此在歐洲興起了“大家來造思維工具”的熱潮。至今還有很多遊人和學者慕名前往盧森堡宮參觀這一歷史上的珍品——世界上第一臺齒輪式電腦。
目前,帕斯卡發明製造的齒輪式電腦還保留有6臺。其中5臺在巴黎藝術和手工藝品博物館內,一臺保存在德累斯頓的物理教學沙龍。這些電腦長約30~側釐米,寬15釐米,高10釐米,是科學史上難得的珍品。
帕斯卡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臺齒輪式電腦的發明者,他也為自己的這一成就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在帕斯卡發明之前,德國的數學家卡什爾已設計製造出6位數的齒輪式電腦。卡什爾是著名的東方語言學家,數學家。他對天文學也有頗深的研究。他常困於大量的數據計算,被繁雜的計算攪得精疲力盡。現實中的問題促使他創造一種新的得力的計算工具,來減輕計算上的沉重負擔。1623年,他開始著手構思設計,同年造出了樣機,以後又進行了一些改進。這臺電腦的原理與帕斯卡的有相同之處,使用過程中也極易發生故障。從歷史上來看,人們對卡什爾發明電腦了解很少,它的社會影響極小,直到1958年,人們才在有關歷史資料中得知他發明齒輪式電腦的情況。因此,在談到第一個齒輪式電腦發明時,不能不提及卡什爾。實際上,卡什爾才是齒輪式電腦的第一個發明者。
請問電腦是什么時候發明出來的?由誰發明的?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名叫ENIAC(愛尼阿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要求賓州大學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Eckert)設計以真空管取代繼電器的“電子化”電腦——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電子數字積分器與計算器),目的是用來計算炮彈彈道。
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吃電很兇,據傳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曾有人調侃道:“只要那部機器可以連續運轉五天,而沒有一只真空管燒掉,發明人就要額手稱慶了”。
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至今已將近60年了,在這期間,計算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首先是晶體管取代了電子管,繼而是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處理器和存貯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數量越來越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存貯容量迅速增加。
當年的“埃尼阿克”和現在的計算機相比,還不如一些高級袖珍計算器,但它的誕生為人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使得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電腦是什么時候出來的?
第一臺電腦叫ENIAC 是1946年2 月14日生產的. 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于1981年8月12日推出型號為IBM5150的計算機,個人電腦從此誕生.時至今日,個人電腦雖然只有27歲,但它已經影響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不斷改變著世界.
電腦是什么時侯有的?
1968年
電腦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1946年2月14日,人類歷史上公認的第一臺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誕生。時至今日,電腦已有60歲。
選擇“情人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揭開神秘面紗,是當事者預料這個當時“使用時全城電燈變暗”的龐然大物將會成為人類新寵而有意為之,或者根本是無心插柳,已不可考。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歷經60年變遷,這臺1946年“情人節特別禮物”的后裔,那些被我們形象地稱為“電腦”的電子元件組合體已經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甚至已然成為許多人身邊最好的“情人”。
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莫爾電機學院,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許多來賓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這里,因為他們要參加人類歷史上第一臺現代電子計算機的揭幕典禮。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外形奇怪、渾身閃閃發光的龐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臺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在揭幕儀式上,“埃尼阿克”為來賓表演了它的“絕招”——分別在1秒鐘內進行了5000次加法運算和500次乘法運算,這比當時最快的繼電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來賓們喝彩不已。然而誰又知道,在這個龐然大物誕生的過程中,有多少人為之傾注了無數的心血!
筆記本電腦最早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筆記本電腦雛形
1979年,Grid Compass 1109電腦問世,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對筆記本電腦制作的第一次嘗試。這款電腦是英國人WilliamMoggridge在1979年為Grid公司設計的。不過這款電腦問世后的面向對象只是美國航空航天領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從扇貝上獲取靈感制造的輕便電腦,普通民眾是無法與其接觸的。 Grid Compass 1109電腦 1983年5月,美國發布了世界首款彩色便攜電腦—Commodore SX-64 “Executive”。這款便攜電腦采用的是MOS 6510(1MHz)處理器,64K內存,320 X 200分辨率的5寸彩色顯示器,內置5.25寸170K的軟驅一個。 1984年2月,IBM公司發布IBM 5155個人便攜電腦。這款便攜電腦采用的CPU是Intel 8088(4.77MHz),配備256K的內存(最大擴充640K),內置顯示器為9寸的琥珀黃色顯示器,分辨率為640 X200,采用的系統為裝在磁盤上的IBM PC-DOS Version 2.10。
真正的筆記本電腦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