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和索尼在隨身聽(磁帶機)方面,哪家更好
都差不多,就像可口和百事哪個更好喝一樣.
磁帶隨身聽
最好能給畫的示意圖,好幫你找找型號,90年代的機子又那么貴,估計是愛華的.不過你給的信息太少了,還是給個畫示意圖吧. 安華就是日本的牌子.
索尼松下磁帶隨身聽
現在已經沒人用那東西了、以前曾經是令普通學生望塵莫及的兩款卡帶隨身聽、 我讀高一的那年、就有倆同學用、我問過他們價格、松下的那款是900這樣、索尼的是800左右、(我記得是這樣的、可能有偏差)、現在或許沒有的賣了、 兩款隨身聽外觀差不多、相對國產隨身聽比較薄、手工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過都挺精致、 個人兩款隨身聽的音質能都很好和現在的MP3播放器有的一比、要是一定作對比的話、感覺松下的音質好一點、但是索尼的質量好、從上鋪掉下來都沒事、 五年前的事了、如果說錯了的話、望見諒、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隨身聽到底什么啊 ,MP3?CD機?MP4?MD?磁帶機?
隨身聽,就是隨身音樂播放器.由于sony的隨身聽太過優秀,有時就專指sony隨身聽.
1979年索尼制造出walkman,(并注冊),就是卡帶機,風靡全球.
walkman,大賣特賣,walkman甚至成了卡帶機的代稱.walkman以其超薄,便攜,省電,音質好,外形時尚漂亮,迎合了千千萬萬的消費者.
之后隨著科技的發展,又出來cd機,sony又憑著自己的電子生產設計的優勢,推出的cd機,大受歡迎,以至于一所隨身聽就等同與sony隨身聽.
再之后,cd的體積縮小版md出世,用小碟,可反復下歌.依舊優秀.
mp3發明并上市,sony由于有自己的音樂公司,為了保護其自己利益,沒有及時推出自己的mp3播發器,被三星,艾力和強占了市場,后來sony認識到,憑自己一家之力,并不能大大改善非法下載,而且全球的負費下載也越發得到人們的認同,就推出了自己的mp3,馬上搶回了自己的市場.并不斷擴大.sony的mp3秉承sony隨身聽的一貫優勢,省電,漂亮,音質好.得到眾多fans的熱烈追捧.
以前磁帶超薄隨身聽的最高端巔峰機器是哪個
SONY的 EX1-EX9
現在還能買到磁帶機(隨身聽)嗎
商場幾乎沒有了,在舊貨市場可能能夠買到,但可能要辛苦多跑幾家
關于松下磁帶隨身聽,請行家為人解答一下,謝謝
磁帶是一種磁記錄方式,是用的模擬信號,而cd用的激光記錄,是數字信號。另外音質方面,一般人的聽覺極限為20hz–20khz,cd能夠記錄這個頻率范圍的信號,但是不保證能夠完全還原除非使用高保真音響但是價格昂貴,而一般(家用)磁帶的記錄范圍(松下rq-sx73頻率特性:40~18,000Hz)實際可能到不了。錄音棚里的錄音師在錄制母帶時,是不是用磁帶我也不是很清楚,我想應該是使用高保真磁帶記錄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將音質損失降到最小,畢竟cd在量化的時候也是有損失的(數字信號都有損失,因為各種樂器現場聲音全都是模擬信號,而數字記錄模擬信號必須經過 取樣,量化,編碼的過程,而取樣不可能做到無限次,量化也不可能無限級,所以相對于原始信號是由損失的,但是在后續處理過程中可以做到沒有損失,但是模擬處理系統很難做到。)
所以我不建議你買隨聲聽,因為現在隨身聽沒有很好的磁帶賣,就算你買的磁帶隨身聽音質很好,沒有好的磁帶也沒用。
如果想要音質好建議買cd,如果要求靈活自由建議買mp3.(mp3數據是經過壓縮的,cd沒用經過數據壓縮)
專業錄音磁帶機隨身聽
一定要磁帶嗎?磁帶我不太幫得了你~我是做影視這塊得. 還是學生,沒準你可以看看 PCM D50 或者PCM D1 插吊桿什么也都不錯. 以前得磁帶,我家有個,我爹用過,是SONY得,型號就不知道了 我看了下M-570V這個型號的價格.我覺得D50應該可以滿足你!
家里的磁帶機(收錄機、隨身聽、卡座等…)在無磁帶播放時會有嗡嗡的低頻噪聲和嘶嘶的高頻噪聲
我以前也有用普通雙卡機器翻錄的磁帶,磁帶歌曲空擋也有噪音我后來用索尼機器降噪就好多了,我的索尼機器是96年買的,最大特點是可以節目錄制出來的音量大小可控制,如果磁帶帶子長度不夠而節目還沒有完,可使用音量電平功能讓聲音慢慢自然的輕下來并消失,我的機器還帶有杜比降噪功能.原版帶翻錄可以錄出來的效果比原版帶更好更清脆,如使用金屬帶二氧化鉻帶翻錄的話就更佳了,80年代最有名氣的卡帶機器是夏普777和三洋這個牌子,夏普777只能慢錄不能快錄是六喇叭帶杜比雙卡機器錄出來的效果沒話說了.我的索尼機器型號TA-A590買來的時候5千7百元上海買的.帶CD播放功能.能給我分數的話就太好了,呵呵.
索尼磁帶隨身聽比mp3音效好?…
你說的與我有同感……
磁帶機從本質上音質低于MP3,僅僅是因為磁帶機用的是模擬技術,在信噪比上不能和現在的數碼產品區比,但是這些年來無論是CD機還是MP3,音質確實有下降的趨勢,普遍的現象就是用的技術名詞越來越多,實際的效果越來越差。
一個原因是現在的播放器產品為了延長播放時間,功率大幅做水,像是十年前的磁帶機或是8年前的CD機,耳機輸出功率都高達50mW+50mW,可是現在的播放器比如索尼的只有區區5mW+5mW,雖然耳機的阻抗這些年是降低了,但是遠沒有達到1/10的水平。另外,體積的縮小也是一方面,索尼之前的底噪一直不能夠取得改進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追求時尚盲目縮小體積,是電路干擾增大,底噪躥升。
三星應該是音質縮水的一個代表,可能就是芯片的高度集成化弊端吧,他的東西幾乎安到什么產品上什么產品就成為音質低劣的代名詞。比較悲慘的有蘋果。但是話又說回來,建伍用的主控竟然也是三星的,可是經過日本人的調控,以及數模轉換的分離雙置,它的音質確實目前公認最高的。
再有,像是EX90,雖然單元體機夠大,但是真正聽過的都知道聲場確實不如888.
其實說了這么多也真快成了牢騷,現在能夠懂的音質的人越來越少,而追求時尚的人越來越多,那么在口袋還不是那么豐裕的情況下隨波逐流應該是唯一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