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中的騰格里在地圖中的大概位置?
位于內蒙中南方甘肅左側內蒙阿拉上盟西南面
想知道: 中國騰格里沙漠三道湖在哪?
騰格里沙漠三道湖:銀川—左旗—-騰格里—三道湖,銀川到頭道湖昭化寺(公路盡頭)140多公里,下來是砂石路 一直到第二個湖邊,即小鹽湖,從小鹽湖到第三個湖邊即 紅鹽湖有牧民走的沙漠路(兩驅SUV都能跑),路一直到紅鹽湖西北角,從紅鹽湖有兩個選擇 1 直插淖日圖(車友說的三道湖)2 經過二道湖三道湖(承慶寺)到淖日圖 .
你好,能講具體點嗎?汗騰格里是什么地方啊?
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位于東經80.2°,北緯42.2°.它是我國境內天山山脈的第二高峰,在最高峰托木爾峰以北20公里處.汗騰格里峰坐落在南天山的主脊線上,主要有5條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北山脊、東北山脊和東南山脊.西山脊和東北山脊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國境線,其南側在中國境內. 汗騰格里峰峰體高峻而雄偉,終年積雪,冰雪崩頻繁.特別是南壁,寬闊而多斷層峭壁和溝壑,冰雪坡象一堵玉壁高聳于蒼穹之下,使人望而絕步.汗騰格里峰的地質情況也較復雜,屬褶皺斷裂復背斜的核部,由此而造成了此峰山勢壁立,陡峰險峻,溝塹縱橫的地形.因而,直至登山活動已較發達的今天,其南坡中國一側至今都還沒有登山家們拜訪的足跡.
通湖草原在哪?
通湖草原位于內蒙古和寧夏交界處的騰格里沙漠腹地,東距阿左旗巴彥浩特200公里,南離寧夏中衛市26公里,西望甘肅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北路要塞.中文名 通湖草原 所在地 騰格里沙漠腹地 描述 綠草茵茵,林木繁茂 說明 古絲綢之北路要塞 開放時間06:30~22:00
騰格里沙漠東西寬多少公里
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介于北緯37°30′至40°,東經102°20′至106°.南越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至雅布賴山.南北長240公里,東西寬160公里,總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第四大沙漠.
內蒙最大的鹽池
在中國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中部吉蘭泰鎮境內,烏蘭布和沙漠西側。唐代稱溫池,蒙古語叫察汗布魯克池。海拔1031.8米,面積約120平方千米。
吉蘭泰距巴彥浩特鎮北102公里,是我國境內陸中型鹽湖之一,是開展工業旅游、鹽湖洗浴的理性場地。吉蘭泰鎮是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全鎮管轄面積4618平方公里,鎮區規劃面積1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余人。吉蘭泰鎮是阿拉善盟重要的鹽化工業基地,2002年建成了吉蘭泰工業園區,2004阿拉善盟確立了把吉蘭泰建成全國最大的鹽化工業基地的戰略構想。
“吉蘭泰”系蒙古語,意為六十。鹽湖總面積120平方公里,鹽層覆蓋面積60平方公里,整個鹽湖呈橢圓形盆地,鹽層平均厚度3-5米,最厚達5.94米,總儲量一億一千四百多萬噸,這里出產的食鹽,通稱“吉鹽”,以顆粒大、雜質少、味道濃等特點聞名遐邇。鹽鹵中除含量最多的氯化鈉以外還含氯化鎂、氯化鉀、硫酸鈉、硫酸鈣等多種化學成份。吉蘭泰鹽湖自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開始開采,至今已有269年的歷史。該鹽湖原系阿拉善和碩特旗王爺的產業,1950年收歸國有,1953年成立國有吉蘭泰鹽場,1975年建成我國第一座機械化湖鹽場,1986年建成年產5萬噸真空精鹽生產分廠,結束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長期食用原鹽的歷史,1990年建成船采船運短水輸生產工藝,1997年改制為內蒙古吉蘭泰鹽化集團、吉蘭泰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所產“銀湖”牌精制鹽為內蒙古名牌產品。吉蘭泰鹽化集團是內蒙古大型企業集團,現有成員企業15家,員工5000多人,企業總投資17.5 億元,年創利稅1.4億元,屬國家一級企業、全國500強、內蒙古20家重點企業,也是目前中國湖鹽行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生產能力最大的企業。吉蘭泰鹽化工業基地是阿拉善盟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工業基地之一,主要的名優產品有:精鹽、天然胡蘿卜素、金屬鈉等。吉蘭泰鹽湖景觀是國內少有的旅游資源,鹽湖面積大、儲量豐富、開采、精選、制鹽等各個生產流程極具欣賞價值,也具有科普教育功能,是開展科普旅游、工業旅游的最佳場所。
內蒙古三大沙漠是什么?
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
內蒙古高原西端主要分布什么沙漠
內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其、毛烏素等沙漠,總面積 15萬平方公里. 在大興安嶺的東麓、陰山腳下和黃河岸邊,有嫩江西岸平原、西遼河平原 、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黃河南岸平原.這里地勢平坦、 土質肥沃、光照充足、水源豐富,是內蒙古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主要產區. 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帶,分布著黃土丘陵和石質丘陵,其間雜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較嚴重. 全區高原面積占全區總面積53.4%,山地占 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面面積占0.8%.
黃河根據季風主要沙源是哪個沙漠
為什么要根據季風?黃河的主要沙源是騰格里沙漠,黃河流入寧夏,就進入騰格里沙漠的范圍,著名的沙坡頭旅游區就可看到黃河在沙丘中間流過.
騰格里沙漠是中國第幾大沙漠
騰格里沙漠
中國第四大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南越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至雅布賴山。面積約3萬平方千米。海拔1200~1400米左右。騰格里蒙古語為天,意為茫茫流沙如渺無邊際的天空,故名。沙漠內部,沙丘、湖盆、鹽沼、草灘、山地及平原交錯分布。其中沙丘占71%,其中7%屬于固定 、半固定沙丘。沙漠西南部大部有植被覆蓋,主要為麻黃和油蒿;沙漠中部、南部和北部洼地里,植物生長較好,主要為蒿屬。流動沙丘以格狀沙丘和格狀沙丘鏈為主,一般高10~20米,也有復合型沙丘鏈高10~100米,常向東南移動。沙漠中有大小湖盆422個,其中有251個積水,主要為泉水補給和臨時集水,大部分為第三紀殘留湖,是居民的主要集居地。1958年開始進行治沙工作,營造防護林帶成百條,封沙育草,從而使通過沙漠的包蘭鐵路通行無阻,這是中國治沙科學上的一項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