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怎么養?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始制于明朝正德年間,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壺有養壺一說,養壺有一定的步驟和方法,一般來說…
紫砂茶壺怎樣養?
只要是純原礦的紫砂壺買來洗干凈就可以用了,在用的過程中就是養壺,沒必要這么復雜,其實好泥料的紫砂壺是越用越干凈的,須要注意一點的是,盡量不要追求壺里茶山(茶垢),要知道,茶垢會敗茶味,尤其在南方潮濕的天氣,更為明顯.壺大概用上半年左右,包漿就出來了,有包漿的壺用一段時間,休息幾天后又再用,如此循環,這樣你的壺就瑩光內斂,可謂紫玉金砂.
如何養紫砂茶壺
養壺不是一件單獨的工作,使用紫砂壺的過程也就是養壺的過程,我們應該在品茶的過程中養壺而不是相反.養壺的過程漫長,養壺如養性,需要耐心和細心. 一把養好的壺,應該呈潤澤之色,光澤內斂,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重,溫文含蓄.養壺的方法五花八門,究其宗旨,基本原則不外乎以下幾點: ①每次泡茶完畢需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 ②切忌油污接觸紫砂壺. ③趁紫砂壺溫度高時,用茶汁滋潤壺表. ④適度擦刷壺身(如壺表面有泥繪、雕刻等工藝的壺要特別小心). ⑤用畢晾干. ⑥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⑦最好專壺專用,一把壺泡一類茶甚至是一種茶. 這其中,潔凈是第一要務.
怎樣去保養一個紫砂壺?
紫砂壺養壺方法:
1、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凈。
2、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壺最忌油污,沾后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4、擦與刷要適度。壺表淋到茶汁后,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稍稍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5、使用完畢要清理晾干。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干凈,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6、讓壺有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后,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干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吸收。 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
怎樣養好紫砂壺?
講究飲茶者,大都采用宜興紫砂壺,容積一般在80CC-200CC為主多。新茶壺養護方法:
1、采購一塊老豆腐,將豆腐塞緊茶壺內,放入沒有異味的燒水壺或者鍋內,注純凈水至茶壺蓋上,水開后除去豆腐。(作用:可以有效的吸取壺內窯灰等雜物。)
2、如果你是喝茶講究之人,取一種你喜歡喝的茶品種,放入剛才煮的器皿內,和茶壺一起重新煮之水開,取出茶壺,那此時這把茶壺已經“通”了,今后此茶壺泡你喜歡的茶葉時,能有效保證茶葉品質的一致性,不串味,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壺泡白開水也有你喜歡的茶味了。
3、恭喜你,你的愛壺有了一個好主人,但是切記不能用手去摸壺身,不能用自來水洗茶壺,最好在喝茶以后,注入熱水洗干凈,讓它自然干燥,當你再次使用此壺泡茶時,能充分吸收茶油,使茶壺能養出有玉的潤澤感,如此日擦、滌洗,壺的表面亞光逐起,愈用愈光亮,亦有人稱亞光為“包漿”(葆漿),甚顯高雅品位。而不是那種“賊亮”的光亮。
4、《陽羨名陶錄》云,“而愛護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寶其舊色爾,不知西子蒙不潔,堪充下陳”,所以,切不要把油污垢物沾上壺身,一定要保持壺的潔凈,才能養好壺,建議用純凈水或者小分子水等。
5、此壺名稱為:“倒把西施壺”。用純紫朱泥制作(沒有加任何化工的東西),每把用料7兩,推板窯窯燒兩次,第一次燒1號標,第二次燒2號標,因此此壺壺表有自然的結晶體,而非用打蠟等不良手段使茶壺有“光亮”。此壺出水非常好,在壺里有水的情況下,壺體90度,壺蓋不掉。
6、因壺適茶,因茶選壺,用壺養壺養出道理,愈是好紫砂做的茶壺,愈能養出個名堂,愈容易養出精神;養壺天趣,珍如珠玉。以自己的實踐探索出紫砂壺確是世間茶具之首的科學道理。肌理之貴可與隋珠趙璧比美。玉不琢不成器,壺貴在養出神,只有在養壺品茶的過程中才能享受人生的另外一種樂趣,從中陶冶我們的性情,才能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地。
魯迅先生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茶人說:“有好壺泡,會泡好壺,是一種德福”
紫砂壺保養的幾個實用方法
(1)不要為養壺而喝茶,得了胃病不值當的,順其自然,慢慢來,這事不急。
2
(2)茶壺是用來喝茶的,壺是為茶服務的,要根據茶來選壺,利茶的壺才是好壺,從實用意義上講,一把用了多年養的很棒的半手工壺用來泡茶要比一把一萬塊的新壺強很多。
3
(3)壺形對茶的沖泡也有影響。
4
(4)喝茶養壺都是修身養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別一喝茶就抱著茶壺死命擦,拿個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壺上淋,口里還不停念著:人勤壺不懶,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實在有傷大雅。
5
(5)開壺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要盡量把壺里外一些小砂料、雜質、灰塵去掉,等你養到一定程度再想起來就晚了。
6
(6)泥料不好的壺不等于一定就是加了化料了,有的壺可能是料里的砂不純,里面有鐵、碳酸鈣,或者甲泥太多,或者陳腐時間不夠或者燒制溫度不夠等等。需要在開壺的時候反復的煮、泡,讓壺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把雜質、泥吐出來。
7
(7)把茶都喝到肚子里,喝完了把壺內外認真的清凈,擦干水跡,敞開壺蓋,倒置陰干,完全干透應該在48小時以上。
8
(8)如果不是為了收藏,只是為了實用喝茶,全手工和半手工區別不大,半手工的性價比更高。全手工大師拍泥片一般是十來下,燒成后泥的雙透性好,半手工的泥片靠模具擋胚成型,應該緊一些,從理論上講可能透氣性要些一點,不過這點差別偶目前還沒感覺出來。
9
(9)內養是正途,但是很慢滴,急性子的兄弟就別試了。
10
(10)外養會很亮,養好了很漂亮,但很快養成的往往是虛光,一刷就掉。同時外養會降低紫砂壺的雙透性,不利茶而且容易養花,有的泥料不適用外養。
11
(11)內外雙修是個折中的好辦法,一般都用這個。
12
(12)雜泡其實是個養壺的好辦法,就像吃飯不挑食的人一般都很健康。
13
(13)普耳養壺會很油,比較快。
14
(14)鐵觀音養壺很亮,也很快。
15
(15)綠茶養壺很好的說,但是時間長點。
16
(16)用養壺托不如墊個毛巾。
17
(17)一把壺只泡一種茶是有道理的,不會變味。
18
(18)經常喝茶的人要多準備幾把壺輪著用,好讓壺能歇歇干透了,一般一把壺連用三天就要停三天,這樣壺才不會不受茶。
(19)淋茶其實也是有道理的,可以防止壺蓋和壺身的色差,掩蓋一些跳砂和明針的小缺點。
(20)泥好的壺養起來見效快,泥差的見效慢,選一把好泥料的壺養起來事倍功半。
(21)每次喝完茶最好不要在壺里留茶湯,用熱水洗凈,就像我們吃完飯會刷碗一樣。
(22)明針不好的壺很難養出來。
(23)養花貨準備一把小刷子還是必要的,如果外養最好用熱水,不要淋茶湯。
(24)養壺準備兩條毛巾是有必要的,濕的用來清潔,干的用來拋光。最好用紋理細一點的,軟一些的,吸水好,容易干的,必竟不是當砂紙用,有一種女人化妝用的專用毛巾很好,就是貴了點。
(25)壺還是用小一點的比較好,畢竟喝茶不光是為了解渴,太大了喝不過來,你喝的總是冷茶,傷胃。養起來也費事。
(26)粗砂的壺最好不要外養,很容易花。
(27)你手里的壺千萬不要超過二十把,非常累人的說。
(28)水質的不同對養壺有影響,現在一般所用的桶裝或瓶裝礦泉水里面的礦物質很多,用來泡茶要隨時清潔壺表面留下的水跡,時間長了不清潔會留下水垢痕跡,很難去掉。
29
(29)不要用有油的手去抓壺,更不要把壺放在有油煙的地方,不用的時候要放在干燥,不落灰塵的地方。
新買的紫砂壺怎樣養?
紫砂壺的保養 (一) 用完后的紫砂壺必須保持壺內干爽,勿積存濕氣. (二) 放空氣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悶熱處,更不可以為珍貴,用后包裹或密封. (三) 勿放近多油煙或多塵埃的地方. (四) 最好用完后把壺蓋側放,勿常將壺蓋蓋緊. (五) 壺內勿常常浸著水,應到要泡茶時才沖水. (七) 切勿用洗潔精或任何化學物劑浸洗紫砂壺,否則會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澤. (八) 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壺外面的水份,接著倒出壺內三分之二的茶葉,留下約三分之一,沖進沸水,兩三次,沖過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凈.
紫沙茶壺怎樣保養才好?
養壺其實并沒有特別的訣竅,只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與日常保養,久而久之,您的愛壺就會散發出自然油潤的光澤。下面向您介紹一種正確的養壺方法: (一). 泡茶之前先沖淋熱水,泡茶之前,宜先用熱水沖淋茶壺內外,可兼具去霉、消毒與暖壺三種功效。(二). 趁熱擦拭壺身泡茶時,因水溫極高,茶壺本身的毛細孔會略微擴張,水氣會呈現在茶壺表面。此時,可用一條干凈的細棉巾,分別在第一泡、第二泡……的浸泡時間內,分幾次把整個壺身拭遍,即可利用熱水的溫度,使壺身變得更加亮潤。 (三). 泡茶時,勿將茶壺 浸水中 ,有些人在泡茶時,習慣在茶船內倒入沸水,以達保溫的功效,然而這對養壺則無正面的功效,反而會在壺身留下不均勻的色澤。 (四). 泡完茶后,倒掉茶渣,每次泡完茶后,應倒掉茶渣,用熱水沖去殘留在壺身的茶湯,以保持壺里壺外的清潔。 (五).壺內勿浸置茶湯,泡完茶后,務必把茶渣和茶湯都倒掉,用熱水沖淋壺里壺外,然后倒掉水分。應保持壺內干爽,絕對不可積存濕氣,如此養出來的陶壺,才能發出自然的光澤。 (六)、陰干時應打開壺蓋,把茶壺沖淋干凈后,應打開壺蓋,放在通風易干之處,等到完全陰干后再妥善收存。 (七)、避免放在灰塵多之處,存放茶壺時,避免放在油煙、灰塵過多的地方,以免影響壺面的潤澤感。 (八).避免用化學洗潔劑清洗,絕對不能用洗碗精或化學洗潔劑刷洗陶壺,不僅會將壺內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會刷掉茶壺外表的光澤,所以應絕對避免。
★養護須知★: 紫砂壺的養法,各有各說,本人在此也想發表個拙見: 1.不光; 2.不臟; 3.無塵; 4.無垢; 5.不刻意; 6.把、流、等處留“人跡”; 同時不要因為養壺而忽略了美味的茶葉,更不要因為專心養壺,忽略了健康。 茶垢有毒,但往往有人疏忽。據有關研究人員指出,茶具內壁長出的一層茶垢,含有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物質。 它們在飲茶時被帶入身體,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營養化合,生成難溶的沉淀,阻礙營養的吸收。同時,這些氧化物進入身體還會引起神經、消化、泌尿及造血系統病變和功能紊亂,尤其是砷、鎘可致癌,引起胎兒畸形,危害健康,故凡有飲茶習慣者,應經常及時清洗茶具內壁的茶垢,以免危害健康。
★紫砂壺的保養★:1. 新壺購置回來,可用細紗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后,放如較濃的茶葉水鍋里煮沸,稍涼后,再點火煮沸,如此再三,取出晾干后即可沏茶。 2. 不論新壺、舊壺,用開水沏茶后,壺體表面溫度較高,此時可用濕毛巾,或干凈濕布,擦抹壺體,水印旋擦旋干,反復多次,壺體溫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壺體光潤。如此堅持三四月后,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3. 茶壺長期不用,應及時將茶渣倒出,以免發生霉變或產生異味。 4. 茶壺最忌沾上油污。
怎么樣去保養紫砂壺?
關于泡茶養壺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泡茶的時候不要讓多余的茶水留在壺身上,用養壺筆或養壺巾擦拭留在壺身上多余的茶、水,在每次泡完茶之后都用開水里里外外的燙洗干凈(注:一定要用開水,而且里外都要干透)然后再用干凈的養壺巾將壺完全擦拭一遍,把它擺在壺架上,這樣就可以了。日子長了就會養出由內往外、晶瑩剔透、潤而不膩、珠圓玉潤的最佳藝術效果。還要提醒壺友,養壺不要心急,不然就會事倍功半不得其所。養壺的每個細節都要細心,至少要有這樣的感覺才是養壺的真正意義。
日常保養紫砂壺應特別注意下面幾點:
1、 用完后的紫砂壺必須保持壺內干爽,勿積存濕氣。
2、 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悶燥處,更不可以為珍貴,用后包裹或密封。
3、 勿放近多油或多塵埃的地方。
4、 最好用完后把壺蓋側放,勿常將壺蓋密封。
5、 壺內勿常常浸著水,應到要泡茶時才沖水。
6、 最好多備幾個好的紫砂壺,喝某一種茶葉時只用指定的一個壺;不可喝什么茶葉都用同一個壺,應加識別,以免混亂。
7、 切勿用洗潔精或任何化學物劑浸洗紫砂壺,否則會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澤。
8、 每次用完后,用紗布吸干壺外面的水分,接著倒出壺內的三分之二的茶葉,留下約三分之一,沖進沸水,焗兩三次,沖過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凈所有的茶葉,將沖過的水澆勻壺上,最后用布輕輕擦干。
紫砂壺的養壺方法?
紫砂壺的養壺六原則
紫砂壺幾乎是現在喝茶人的首選,“養”好的壺亮澤光潤,現與您共享養壺六項原則及四大不宜如下:
養壺六項原則
一、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原則。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壺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凈。
二、切忌油污接觸原則。紫砂壺最忌油污,一旦沾油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油污后會留下痕跡。
三、可用茶汁滋潤壺表原則。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四、適度擦刷原則。壺表淋到茶汁后,用軟毛小刷子輕刷即可;壺中積茶,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拭即可,切忌用力刷擦。
五、用畢清理晾干原則。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干凈,用清水沖凈晾干,以免產生異味。
六、讓壺有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后,茶壺需要休息,要使土胎自然徹底干燥,再次使用時才能吸收更多茶汁,壺表才可更潤澤。
===================================
紫砂壺的養壺方法
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泡壺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具體可分以下六點:
1、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凈。
2、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壺最忌油污,沾后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4、擦與刷要適度。壺表淋到茶汁后,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稍稍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5、使用完畢要清理晾干。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干凈,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6、讓壺有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后,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干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吸收。 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