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之后光伏的發展趨勢到底怎樣
光伏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去補貼化將成主流
531新政后,光伏行業去補貼化將成主流
隨著被稱作史上最嚴光伏政策“5·31”新政的出臺,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光伏行業出現“降溫”。面對新建規模嚴控、補貼下調等政策,15家A股光伏企業發布的2018年半年業績報告預告顯示,近一半企業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光伏行業去補貼化將成主流,行業洗牌在即,不少光伏企業開始謀轉變求生存。
6月后光伏不再進行補貼
據前瞻產業園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產業層面,上半年搶裝不如預期,1-5月組件價格基本處于持續下降狀態,尤其是“5·31”新政后,組件價格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達到近30%。多家組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中小企業更加明顯。
從光伏上游企業來看,“5·31”新政后,國內多家硅料廠開始停產檢修,總計超過10家,同時硅料價格跌幅也進一步加快;
硅片方面,上半年一些多晶硅片企業受制于設備、資金等因素,陸續停產或破產,6月以來有加速趨勢,而且硅片價格持續下降,平均每月下降0.3元/片。
去年有半數以上企業凈利潤下滑,今年一季度又有13家繼續下滑。其中,組件企業形勢尤為嚴峻,凈利潤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虧損,光伏行業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
光伏海外市場前景廣闊
實際上,光伏行業去補貼是必由之路。如果去年底存量130GW未進目錄的光伏項目全部進目錄,則每年補貼需求為700億元以上。到2020年平價上網到來之前,增量項目大概需要160億元的補貼。這樣算來,平價上網之前,中國光伏行業每年需要超800億元的補貼。面對國內市場的低迷,不少骨干企業已加速開拓國外市場,部分光伏企業海外市場已占自身出貨量的70%以上。
“跑步”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與此同時,光伏企業想要繼續謀求發展,就必須快速轉變發展思路、迎難而上,“跑步”進入平價上網時代。未來光伏行業發展的重點在于“降本增效”。會在逆變器內部大量使用自制件,降低生產成本,為投資商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目前很多企業都在推廣半片組件等高效產品,在增加一定設備投入的同時,明顯提高發電效率,從而在降本和增效之間取得平衡,技術的進步,能夠早日實現平價上網。
此外,新政嚴控光伏新增規模也并非一刀切。新政的出臺不是為了控制光伏規模發展,對于先進技術、高質量產品、不需要國家補貼的電站項目“是留了口子的”。
在光伏企業看來,下一階段,分布式光伏仍是行業發展重點。目前我國已有12個省市提供地方性補貼,個別地區盛市、縣補貼疊加最高可達0.75元/千瓦時,仍可以開展戶用光伏項目,下一步將把資源聚焦在收益較高的地區。下半年常規戶用光伏市場整體會有下降,重點開發有地方補貼的城市,以及一些小型工商業項目。
分布式裝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態勢
目前,我國分布式裝機占比已經從去年的30%增長到今年上半年的接近50%,并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未來,隨著分布式電源市朝交易的推廣,將會促進更多商業模式的創新。我國光伏行業從過去追求速度和規模轉向高質量和高效率方面,這對光伏行業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比集中式電站,補貼強度更高的分布式光伏面臨的補貼退坡壓力更大,未來分布式光伏發展將逐步由“補貼驅動”發展為“配額驅動”,最終過渡到“完全市場驅動”。
優化光伏發展環境
對此,光伏企業對優化行業環境也有所期待。在成本問題上,光伏電站建設的非技術性成本已占總投資成本的20%以上,包括土地成本、財務成本和并網成本,希望政策制定者加強落實、創新手段,切實降低光伏電站建設的非技術成本。而“融資難”問題上,要形成規范成熟的融資體系,來保障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光伏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下一步將著力優化光伏發電的發展環境,通過開展光伏發展專項監管工作,建立市撤境監測評價機制,出臺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投資經營負擔政策文件等,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引導企業理性投資,優化行業發展環境,著力解決制約光伏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完善光伏發電的發展政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完善市鋤制。
光伏應用系統有著怎樣的產業鏈環節?
在光伏行業,有著一條清晰而完整的產業鏈,主要涵蓋包括硅料、硅片、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應用系統在內的5個產業鏈環節。每一環節都需要不同的設備技術和組織形式。嚴格的把它們分割為六塊是不合適的,因為各環節只不過是最終系統安裝的一個半成品或者零件罷了。企業家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興趣偏好和資源依賴對市場做出判斷,因此有人選擇只做產業鏈一個環節,有人選擇兩個,有人選擇三個,有人選擇囊括個環節的全產業鏈。
2011年騰暉光伏在中國江蘇豐縣投資開發了全球最大的23.8兆瓦屋頂太陽能發電站,在江蘇常熟與中電投江蘇公司合作投資開發了亞洲最大的9.8兆瓦屋頂太陽能發電站,于12月30日均正式并網發電,創造了延伸產業鏈發展的行業領先水平,為萬戶居民提供綠色環保新電源。
光伏產業鏈的介紹
產業鏈構成 多晶硅經過鑄錠、破錠、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摻雜和擴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結.然后采用絲網印刷,將精配好的銀漿印在硅片上做成柵線,經過燒結,同時制成背電極,并在有柵線的面涂一層防反射涂層,電池片就至此制成.電池片排列組合成電池組件,就組成了大的電路板. 一般在組件四周包鋁框,正面覆蓋玻璃,反面安裝電極.有了電池組件和其他輔助設備,就可以組成發電系統.為了將直流電轉化交流電,需要安裝電流轉換器.發電后可用蓄電池存儲,也可輸入公共電網.發電系統成本中,電池組件約占50%,電流轉換器、安裝費、其他輔助部件以及其他費用占另外 50%. 官W:華夏能源網
現在硅片的價格?
現在硅片價格便宜了,國產的一片在50元人民幣左右,是8寸,12寸相對貴點,具體的價格請參考網頁鏈接
如何銷售生產出來的碳化硅?
碳化硅一般用在陶瓷行業和光伏行業,即太陽能硅片的生產,我們每天的消耗量就很大,所以光伏行業是首選的銷售渠道
請教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的情況,及上下游的代表性企業。謝謝!
近年來, “產業鏈垂直整合”一直是中國光伏行業里的一個“時尚”。有相當多的企業在這方面進行了實質性的努力:英利綠色能源(YGE,10.51,-0.10%)自建多晶硅生產企業六九硅業;主打光伏電池的晶澳太陽能(JASO,7.03,-2.36%)開始增加光伏組件的產能;出貨以硅片為主的昱輝陽光(SOL,8.75,-2.02%)分期建設年產能6000噸的原生多晶硅項目。
光伏產品制造產業鏈主要分為太陽能級晶硅提煉,硅錠鑄造,硅片切割,光伏電池制造、光伏組件封裝和光伏系統整合六大環節。
11家光伏企業中,英利綠色能源的“戰線”拉得最長,橫跨整個產業鏈。晶澳太陽能和中電光伏(CSUN,4.50,-0.88%)的產銷鏈最短,集中在光伏電池制造和光伏組件封裝兩大環節。不過情況稍有不同的是,晶澳太陽能的母公司晶龍集團具備較強的晶體硅、硅錠及硅片生產能力,而且從2003年開始太陽能級單晶硅的產量連續7年居世界第一,與晶澳太陽能形成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互補關系。
英利綠色能源、無錫尚德(STP,8.27,-1.08%)和天合光能(TSL,24.28,+1.89%)是中國光伏企業中的市值三巨頭。其中,無錫尚德的產銷鏈最短,由此產生的弊端也比較明顯。在晶硅材料價格上漲的背景下,無錫尚德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一直維系在一個相對偏低的水平。最近,有消息稱,無錫尚德已經并購了江蘇鎮江環太硅科技有限公司(Glory Silicon)將自主進行硅片生產,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作為一家硅片供應商,江西賽維LDK的生產鏈布置比較完整。一方面,它在馬洪和下村兩地分別建有設計年產能15000噸和3000噸的多晶硅生產廠;另一方面,賽維LDK還在向產業鏈上游積極挺進,今年8月在安徽合肥增設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生產廠。另一家大型硅片供應商昱輝陽光的產銷鏈和賽維LDK基本一致,但在硅片的產銷量與后者有明顯差距,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組件的出貨量二者基本相當。
林洋新能源(SOLF,8.68,+1.76%)的產銷鏈和市值排名第二的天合光能基本一致,兩家對外供應的光伏產品都是以光伏組件為主。天合光能今年三季度的出貨量較林洋新能源高出約30%。
晶科能源(JKS,22.79,+7.20%)的生產鏈比較完整,并主要對外提供硅片、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其中以光伏組件為主。
阿特斯太陽能(CSIQ,13.37,+2.14%)也是一家以供應光伏組件為主的企業,并對外經營光伏系統的設計組裝業務。明確表明涉足光伏系統整合業務的還有無錫尚德和英利綠色能源,不過三家公司來自這方面業務的營收占比都還很低。以阿特斯太陽能為例,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系統整合業務的營收約占總營收的3.7%。
新近上市的大全新能源(DQ,11.09,-2.55%)是一家典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供應商,今年第三季度的多晶硅銷量達到了973噸,其銷售收入占到了總營收的87.3%。營收的其余部分主要來自于光伏組件,硅片的外銷量很少,其營收僅占總量的0.95%。近來,大全新能源也開始向產業鏈的下游大力推進。它在今年10份提交的IPO招股書中對外披露,預計將于明年3月份形成200MW的光伏組件生產能力,同年11月份形成250MW的硅片產能。
如何走出光伏業的低谷?
中利騰暉選擇了維持遠低于市場的合約價格不變,并且放棄了高價格的市場零單銷售,全力保障我們長單硅料客戶的需求.同時,在硅片銷售上,同樣為了與客戶建立長期的戰略聯盟,推動光伏行業成本的持續降低,在市場售價可以超過1美元/瓦的時候,我們仍然只賣到0.8美元/瓦.我們做此決策的依據是:漲價雖然亮麗了公司當年的財報業績,但上游價格將傳導至終端,導致太陽能上網價格過高,最終不能成為政府、老百姓能夠承受的選擇,從而影響光伏能源的盡早普及.在內部會議上,董事長再三強調,光伏行業發展必須依靠整個產業鏈的共同進步,依靠成本的持續降低,實現光伏發電的平價上網,才能迎來整個光伏產業真正的春天.
有關光伏發電產業鏈(請懂行的進)
光伏產業鏈:
對于晶體硅技術而言:
多晶硅料–單晶硅棒/多晶硅錠–單晶/多晶硅硅片–單晶/多晶硅電池片–單晶/多晶硅組件
各個環節對應不同的生產設備,以前利潤最高的是“多晶硅料–單晶硅棒/多晶硅錠”這個環節?,F在跌了很多。
對于薄膜電池技術而言:由于薄膜電池本身就依靠化學層層濺鍍劃線形成,所以上游就是精細化學品行業,然后直接就到薄膜電池組件了。
精細化學品的設備那就不是幾個字能說的完的了,而有了這些化學品后,將他們制成電池組件的設備,最主要的就是沉積設備和劃線設備。
你可以到這個網站去對應著看,它里面的設備和原材料都是對應的,你可以對光伏行業有個比較好的了解:
設備: http://www.enf.com.cn/ch/database/equipment.html
材料: http://www.enf.com.cn/ch/database/materials.html
而這些東西要組成一個發電系統,還需要一些電力設備(如逆變器,蓄電池,充電控制器等等),其中有的設備光伏對其有特殊要求(如并網逆變器,需要MPPT技術),每一種設備要想做得好都是門不小的學問。
光伏行業很廣闊,應該還是很有發展的。
另外,光伏的前沿技術在這里可以窺見一二: http://www.enf.com.cn/ch/database/panels-third_generation-u.html
這里都是正在開發新型光伏組件的公司,其中的趨勢,您可以自己體味一下。
硅片行業不行了,換什么行業好?
沒有什么具體分類 光伏行業可分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是硅料、硅片產品,中游主要是電池、組件,下游是光伏發電.
光伏補貼能及時到位嗎?
應該能,因為用電戶極本沒有脫欠電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