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制取甲殼素?
垃圾堆里揀蝦殼蟹殼來提取
甲殼素 從哪提取出來的
是從甲殼類動物的殼里,一般是蝦殼,螃蟹殼用鹽酸去除鈣,用氫氧化鈉去除蛋白后就是甲殼素了,為了純度高的可以各多去幾便,也有用蠶蛹等提取甲殼素的,但這些一般含量較低,甲殼素說白了就是動物身上的一種類纖維素.甲殼素只比纖維素多了一個氮乙酰基.
甲殼素的提取方法
現在提取甲殼素的規模廠家一般都在沿海地區,從生產成本考慮,常用蟹殼和蝦殼,一般都是先用稀鹽酸浸泡蟹殼和蝦殼使得鈣、鎂等的碳酸鹽變成鹽酸鹽溶于水中,由于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故又叫脫鈣反應.殼中的蛋白質數量也很大,由于其在堿中溶解的快一點,且完全,對甲殼素的降解又小,所以就再用稀堿浸泡來脫去蛋白! 脫鈣和脫蛋白以后的蟹殼或蝦殼就是甲殼素! 你如果是實驗室生產,有蟹殼或蝦殼為主要原料,鹽酸和氫氧化鈉為主要試劑,錐型瓶為反應容器,最好有個攪拌器,布氏漏斗和濾布就足以了!如果是規模生產那就是要求所有的量變大,得根據你的需要具體設計了!
甲殼素的制取方法及測定方法
甲殼素(chitin)廣泛存在與蝦蟹等的殼中.工業上制取甲殼素主要利用這些生物的殼屑.經研磨,稀酸處理(除去其中的礦物,如碳酸鈣等),稀堿處理(其中的蛋白質),水洗干燥后即得甲殼素固體. 我不知道你說的測定方法是指測定什么. 如果你說測定其成分那么紅外光譜等手段有效. 在對甲殼素的研究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測定他的乙酰化程度,這是甲殼素區別于它的衍生物殼聚糖(chitosan)的重要指標.測定方法有滴定,紅外,核磁等,請查閱相關文獻.
boboku產品中的甲殼素是從哪提取出來的?
甲殼質是從甲殼動物外殼中提取.淡米黃色至白色,溶于濃鹽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堿及其它有機溶劑,也不溶于水.甲殼質的脫乙酰基衍生物殼聚糖不溶于水,可溶于部分稀酸.boboku產品中的甲殼素大多是從螃蟹中提取出來的.
怎樣用蠶蛹制備甲殼素
蠶蛹也富含甲殼素。在桑蠶蛹、家蠶蛹皮和柞蠶蛹和中都含有豐富的甲殼素。從蠶蛹中制備殼聚糖可作為相應酶的同定化載體。從蠶蛹殼中可獲得口一甲殼素。研究發現,當用6mol/LHCl和幾丁質酶進行水解時,昆蟲甲殼素比蝦甲殼素更易水解,昆蟲甲殼素比蝦甲殼素也更易脫去乙酰基。對黃粉蟲進行蛋白質和脂類等有效物質的綜合提取后的蟲渣及蟲蛻,可制備甲殼素和殼聚糖。經酸堿法制得蟲渣中殼聚糖提取率為4.2%~4.4%,蟲蛻中的得率為11.0%;在相同制備條件下,蟲渣中殼聚糖的脫乙酰度為66.5%~70.8%,蟲蛻中的殼聚糖脫乙酰度為61.0%。。
利用蟬蛻可制取甲殼素和殼聚糖,所得殼聚糖產物為白色片狀,脫乙酰度大于90%;在一定條件下經H2O2氧化降解,可制得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殼聚糖,為蟬殼的綜合開發利用找到了一條新的開發途徑。撣子蟲又名寬跗隴馬陸,也是潛在的甲殼素資源。對撣子蟲中的甲殼素和殼聚糖與蟹殼中的甲殼素和殼聚糖的性能比較研究表明。在相同反應條件下,由于撣子蟲甲殼素分子問的作用力較弱,因而撣子蟲甲殼素比蟹殼甲殼素具有較高的脫乙酰度。同時撣子蟲甲殼素和殼聚糖的親水性和保濕性都比蟹殼甲殼素和殼聚糖的高,因而更適宜用作醫用緩釋輔料。利用微波法制備蜚蠊甲殼素/殼聚糖產品,可提高蜚蠊的利用率;以蟋蟀和金龜子為材料也可獲得甲殼素/殼聚糖。此外,軟體動物魷魚和蘑菇副產品中也含有甲殼素。在子囊菌綱、擔子菌綱、藻類綱及半知菌綱等真菌細胞壁中的甲殼素含量也十分可觀。
摘自 http://www.jiakesu.com/news/20113219539.htm
可以參考 http://www.jiakesu.com/看一下
蝦皮中甲殼素的提取具體流程 ,誰知道啊 ,速速求救
1.浸泡 用5%~6%鹽酸于室溫浸泡蝦殼或蟹殼 24h. 2.水洗 將上述沉淀水洗3次. 3.去蛋白 水洗的沉淀用3%~4%NaOH煮沸4~6h,充分除去蛋白質,用無菌水沖洗,除去堿和我蛋白質. 4.氧化處理 用0.5%的高錳酸鉀處理1~2h,進行脫色,必要用1%草酸再處理一次,收集沉淀. 5.硝酸處理 用1%硝酸在60~70攝氏度下處理30~40min,的白色粗品. 水洗干燥,得成品.
怎樣制備水溶性甲殼素
稱取一定量甲殼素與質量分數為40%的NaOH溶液充分混勻,真空脫氣至無氣泡產生后置密封容器中,于室溫下放置8 h,使甲殼素充分浸潤.在-18℃下冷凍24 h后取出,40℃恒溫水浴解凍,待樣品中心溫度升至40℃后,重新放入-18℃冰柜中冷凍.第2次解凍處理結束后,用適量蒸餾水稀釋,使樣品最終甲殼素質量分數為4%,NaOH質量分數約為10%.在4℃下以4000 r/min離心20 min除去少量不溶解的甲殼素顆粒.上清液置(25±0.1)e恒溫水浴進行均相脫乙酰.每隔一定時間取出部分樣品,在冰水浴中用1 mol/L稀鹽酸溶液中和至中性,然后傾入一定量預凍的95%乙醇(體積分數,下同),中,使乙醇的最終體積分數為70%.過濾收集沉淀,反復用70%乙醇洗滌至用0.1 mol/L AgNO3檢測無CT殘留,依次用95%乙醇、無水乙醇脫水,60℃真空干燥,研磨后置干燥器備用.
甲殼素樣品脫乙酰度和水溶性(CWS)按文獻[10]報道方法進行測定.分別采用粉末X2射線衍射(XRD)、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 T2IR)和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對樣品的結晶結構、氫鍵相互作用以及熱特性進行表征.
可參考 http://www.jiakesu.com/news/2011225143826.htm
如何生產提取甲殼素和殼聚糖
簡略方法如下:以提蛹油和蛹蛋白后的蠶蛹殼雜物為原料,采用改進工藝提取蛹甲殼素和制備蛹殼聚糖.研究了脫乙酰基時堿液濃度、反應時間和溫度對制備蛹殼聚糖的理化性質影響
關于怎樣制作甲殼素的方法
看樣子你是即不懂工藝,也沒設備.如果你想搞這個行業,可以向大伙請教一下,如果只為了這一噸多干蝦婆,你還不如聯系一下把它賣到其它的甲殼素廠家,因為光開廠房、上設備,買酸堿原料、以及后面的廢酸堿處理下來花費就非常不小,最后把做出的甲殼素全賣了都回不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