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建筑幕墻?
建筑幕墻 由金屬結構與板材組成,不承擔主體結構載荷與作用的建筑外圍維護結構。建筑幕墻不同于填充墻,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1.它是由面板和支承結構組成的完整的結構系統;2.它在自身平面內可以承受較大的變形或者相對于主體結構可以有足夠的位移能力; 3.它是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的荷載和作用的圍護結構。
幕墻通常由面板(玻璃、鋁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結構(鋁橫梁立柱、鋼結構、玻璃肋等等)組成。這個外墻系統支承在主體結構上,通常包封主體結構。由于面板之間有寬縫,面板與橫梁立柱的連接有活動能力,所以幕墻在平面內,可以承受 1/100的大變形。幕墻如果采用螺栓、搖臂、彈簧機構與主體結構連接,則可以在兩者之間產生大的相對位移,甚至當主體結構側移達到1/60時,幕墻也不會破壞。
建筑幕墻材料有哪些?建筑外墻材料哪種好?
玻璃幕墻使用的材料基本分為:骨架、玻璃、填縫材料和粘接材料四大部分。
1.骨架材料:骨架,主要有構成骨架的各種型材,以及連接與固定的各種規格的連 接件,緊固件。型材有:角鋼、方鋼管、槽鋼及鋁合金型材。緊固件主要有:膨脹螺栓、 鋁打釘、射釘,連接件多采用角鋼、槽鋼、鋼板加工而成。
鋁合金型材應采用精制鋁合金型材,并符合GB5237標準要求。鋁合金氧化膜不低于 AA15級。鋁合金桿件型材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不應小于3mm。 玻璃幕墻所用鋁合金材料均根據需要制成各種復雜幾何形狀斷面的型材,其合金成分 及機械性能應有生產廠家的合格證。型材表面經陽極氧化處理或鍍古銅色。
2.玻璃:玻璃幕墻的玻璃,按品種分有浮法透明玻璃、吸熱玻璃(又稱染色玻璃)、 墊反射玻璃(又稱鏡面玻璃)、中空玻璃。按構造分有單層玻璃和雙層玻璃,單層玻璃一 般由鋼化玻璃制成,厚度一般為5或7mm。雙面玻璃通常用非鋼化玻璃制成,厚度一般為 5-12-5(mm)或7-9-7(mm),中間數值為兩層玻璃之間間隙。 單層或雙層玻璃一側均鍍金屬膜,稱之“反射玻璃”。金屬膜是金屬氧化物。對6mm 厚度和鍍膜玻璃來說,陽光透過率只有23%—40%,而對于一般無色透明玻璃,陽光透 過率可達78%。用反射玻璃能起到遮陽、隔熱、節能的作用。玻璃的顏色取決于氧化物 的種類,依氧化物的不同,可形成茶色、金色、銀灰色等多種顏色。 對于可能直接造成人身傷害的玻璃幕墻應采用安全玻璃,否則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 施,玻璃幕墻使用熱反射鍍膜玻璃時,應采用真空磁控陰極濺射鍍膜玻璃。對弧形玻璃幕 墻玻璃,在安裝使用時可考慮采用熱噴涂鍍膜玻璃。玻璃安裝時,應嚴格檢查表面質量及 外觀幾何尺寸偏差,須符合有關標準規定,鋼化玻璃表面不得有傷痕。
3.填縫材料:填縫材料是用于玻璃幕墻裝配及塊與塊之間的縫隙處理,一般常用填 充材料、密封材料、防水材料三種組成。 填充材料,主要是用在間隙的底部,起到填充作用。常用的是聚乙烯泡沫膠系,有片 狀、圓柱條等多種規格。 密封材料,在玻璃裝配中,不僅僅起密封作用,同時也起到緩沖、粘接的作用,使脆 性的玻璃與硬性的金屬之間得以過渡。 目前應用較多的密封、固定材料是橡膠密封條,亦稱為鎖條。因它是在玻璃固定時嵌 入玻璃兩側,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橡膠壓條的斷面形式很多,其規格主要要與凹槽的實 際尺寸相符,否則過松或過緊都是不妥的。 防水材料,目前使用較多的是硅酮系列的密封膠。其中的醋酸型硅酮密封膠和中性硅 酮密封膠選用較多,可按基層的材質適當選擇。因其采用管裝,使用時用特制的膠槍注入 間隙內,操作簡便,存儲方便。 隱框及半隱框玻璃幕墻的中空玻璃所用密封膠必須采用結構健酮密封膠和丁基密封膩 子,明框玻璃幕墻和中空玻璃的密封膠可采用串疏密封膠和丁基密封膩子。 結構硅酮密封膠必須有生產廠家出具的粘接性、相溶性的試驗合格報告,以及物理耐 用年限和保險年限的質量保證書和國家認定的檢測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玻璃幕墻所用的 結構膠、耐候膠在施工安裝前應嚴格檢查出廠日期,凡超過使用日期的膠,嚴禁在玻璃幕 墻工程中使用。
4.膠粘劑:由于膠粘劑品種繁多,適應性能各有不同,對肢粘劑必須進行性能檢驗, 檢驗其粘接強度和粘接后是否脫膠起鼓,符合要求后才能正式操作使用。
5.其他材料:如防火、保溫材料、鍍色鋁墻板(用于裝飾玻璃幕墻邊緣或建筑物拐 角處),亦應根據設計要求及相關規范進行檢查、驗收。
質量標準可參考:《JGJ/T 139-2001玻璃幕墻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幕墻是什么 簡單的解釋
由金屬構件與各種板材組成的懸掛在主體結構上,不承擔主體結構荷載與作用的建筑物外圍護結構,稱為建筑幕墻.目前用于幕墻的材料有纖維水泥板、復合材料板、各種金屬板、玻璃板以及各種金屬骨架
什么是建筑幕墻工程?
建筑幕墻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墻護圍,通常由面板(玻璃、鋁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結構(鋁橫梁立柱、鋼結構、玻璃肋等等)組成. 幕墻是建筑物的外墻護圍,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故又稱為懸掛墻,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筑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由結構框架與鑲嵌板材組成,不承擔主體結構載荷與作用的建筑圍護結構.
建筑幕墻工程的分類
建筑幕墻工程的分類: 按照有無框來分的話,可以分為框架式玻璃幕墻(即我們常說的隱框玻璃幕墻,半隱框玻璃幕墻,明框玻璃幕墻,還包括單元式幕墻),無框的幕墻又包括全玻璃幕墻,以及點式幕墻(點掛式,點駁式,點支式,懸掛式等等). 石材與玻璃幕墻 按照材料來分,又可分為玻璃幕墻,石材幕墻,鋁單板幕墻(氟碳鋁板幕墻,蜂窩鋁板幕墻,鋁塑板幕墻等等),陶板幕墻. 想了解更多的幕墻相關知識,可以關注中東幕墻.給您更加具體和專業的知識了解,杜絕水軍混淆視聽.
什么是幕墻
行業動態:建筑幕墻在中國迅速發展已有20年,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建造幕墻最多的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幕墻市場。三千多家幕墻專業公司,每年施工約一千萬平方米的幕墻等等。發展嘆為觀止,形勢蔚為壯觀。幕墻在建筑領域里真是風卷云涌、席卷中國,包舉宇內,囊括建筑之勢。建筑幕墻在中國建設中的大挺進、大潮流,是改革開放的一大成果,是建筑墻體技術的一大跨越。哪里有建筑,哪里就有幕墻,地方不分南北東西、建筑不分高低大小,凡是外圍護十之七八是幕墻! 發展中的幕墻要否定么?我說要否定,因為發展就是否定不足,而“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更是發展的螺旋式上升運動。在一個大發展的實踐之后,要不要理性的分析思考一次已經發生了的一切,深化一下認識,更深刻地理解它、感覺它呢?建筑幕墻的向前推移和向前發展有一個內部的矛盾和斗爭,我們對幕墻的認識運動也應隨之推移和發展。我們對建筑幕墻的發展規律懂了么?能理解清楚么?能掌握這個發展規律、這個內部矛盾再能動地推動幕墻的發展么?在建筑幕墻二十年大發展之后,我們積累了多少理論的認識呢?我覺得我們的認識還落后于幕墻實踐很多。 幕墻發展了二十年,什么是幕墻?玻璃幕墻和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做幕墻而不做窗?幕墻比窗好在哪里?這些問題看來幼稚,但這是最初始的問題,我們又回歸到了事情的出發點。建筑師如何想這些問題我不清楚,我估計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理由:首先是建筑立面外觀的要求,要與傳統的窗的立面有所不同,而要求大面積的整體的外圍護平面或者曲面;其次是建筑采光的要求,要求有更大的窗墻比和通透性;第三則是高層、超高層建筑或者體量大的建筑在建筑安裝施工的簡約化和工業化,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施工效率和速度等等。由于這樣的原因,帶來了窗到幕墻的轉化,因此而導出幕墻的一系列的結構、構造、工藝、性能上的新的系統的建立。由此而應討論的便是窗和幕墻的根本的、本質的區別是什么?從結構上講,幕墻是懸掛在主體結構之外的連續的外圍護系統,而窗則是支座在主體結構之內的間斷的外圍護系統;從懸掛與支座、主體結構之外和之內、連續和間斷這三對矛盾上分析,窗和幕墻的區別是明顯的、易區分的。當一項建筑的立面并不要求、也不適合設計成連續的、大片的、大通透的情況時,搞玻璃幕墻也就不是必要的了。所以建筑幕墻的第一項自我反省,那就是將窗作為對手,作為對比,也是必要的、必須的。很可能建筑外圍護也會形成一種“窗一幕墻一窗”或者“幕墻一窗一幕墻”的發展過程,兩者互相矛盾、互相推動、互相促進。我并不贊成不分建筑具體特征都是一片幕墻。還是應該選擇適合的、值得的,才是合理的。多樣化才是世界的本性存在。 帶窗的建筑外圍護系統,其實是一種復合結構、組合的構造形式。在非采光部分,如豎向的窗間墻、橫向的窗臺等部分,以及窗框、窗扇的金屬材料;采光部分則為玻璃。在非采光部分的結構受力、隔熱、保溫、防水、隔聲、防火、節能等等方面,一般都比玻璃幕墻要好且造價低廉。由于擴大了窗墻比,提高了采光與非采光面積比,由窗進而大面積窗再到幕墻,則增加了采光部分和弱化了的非采光部分,必須采取配套的技術措施投入,才能改善功能。例如窗間墻、窗臺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或條板,其熱傳導系數僅為0.2,而單片鍍膜玻璃K值僅有5.9W/m2K,中空玻璃為2.5、低輻射(LOW-E)中空玻璃也只達2.0。而非采光鋁板保溫棉K值可降低但造價增加很多。由此觀之,整體的外窗系統的性能價格比(投入產出比)應較幕墻合理。并非所有的建筑外圍護系統采用幕墻系統就是先進的、合理的。這僅是建筑幕墻第二個要自我否定的題目。將性價比作為評估參數、使用功能設計規定要求達到同一水準,幕墻與窗同時放在建筑外圍護系統的同一比較線上,進行兩者比較和選擇才是合理的。除非在建筑立面外觀上有完全不同的風格要求,則是另外的話題。 建筑外墻面的裝飾層有多種形式,噴刷涂料、藝術混凝土、粘貼面磚等,掛一層金屬板、石材板、纖維復合板也是一種主要形式。外墻裝飾和建筑幕墻有何區別呢?在已經有了混凝土墻面、磚砌體、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面外,再加一層裝飾功能的板材,屬于幕墻嗎?幕墻系統包含結構、功能和裝飾作用,單純的裝飾功能是一種什么性質的幕墻呢?對于這一類“幕墻”仍然要按照幕墻規范的所有規定來執行程序嗎?因此,幕墻和外墻裝飾板應于區別開來,后者應是幕墻的一種否定。這類裝飾墻板一般是非通透非采光的,其受力狀態和功能要求也是和通常所指幕墻大不相同的。 由上所述,窗和幕墻、裝飾墻板和幕墻的關系應加以討論,不可混為一談。當建筑主體的要求是放大了的窗,是外設的裝飾板,那么其幕墻性質和定義應于否定。 任何一種發展中的事物,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其長處和短處,有其優勢和劣勢。只有經過自我否定、自我解剖、克服缺點、揚長避短才有可能進步,才能在競爭中求發展。任何一種外墻技術,并不是適合所有的建筑的,必須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因投入制宜。因此,提出“建筑幕墻的自我否定”這個命題,并不是全盤否定幕墻,而是為了前進、跳躍而后退,而是為了發展、推進而揚棄。當市場上充滿著各種各樣掛名的“幕墻”的外圍護時,當依靠不合理低價、降低品位、犧牲功能來競爭“發展”時,清醒的專業人士就應理性地加以懷疑,提出否定了。發現矛盾,正視矛盾,解決矛盾,正是前進的突破口;簡化過程程序,去掉多余的枝節,否定非必要的附加;在積累了一定量的感性認識的時候,進行一次否定性的清理,在否定中包含肯定,在肯定中揚棄慣性,形成一次新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循環,構成一次感性到理性的反復深化認識運動,我相信建筑幕墻會有一次飛躍!
什么是幕墻封修板?
幕墻封修板即指幕墻與建筑主體之間的封修用的板,一般采用1.5mm的鍍鋅鋼板
目前住宅建筑幕墻形式有哪些
建筑幕墻的分類 (1)按面板所用材料分為 玻璃幕墻 金屬板幕墻 石材幕墻 陶土板幕墻 (2)按施工方法分為 單元式幕墻 半單元式幕墻 構件式幕墻 (3)按結構形式分為 有框幕墻:明框幕墻、半隱框幕墻、全隱幕墻 無框幕墻:全玻幕墻、點支幕墻
建筑幕墻需要做什么檢測?
展開全部
建筑幕墻是指由支承結構體系與面板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相對位移能力、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通常建筑幕墻由面板(玻璃、鋁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結構(鋁橫梁立柱、鋼結構、玻璃肋等等)組成。
建筑幕墻工程檢測項目包括:
1、根據《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的相關內容,幕墻工程應對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標進行復檢:
1)、鋁塑復合板的剝離強度。
2)、石材的彎曲強度;寒冷地區石材的耐凍融性;室內用花崗石的放射性。
3)、玻璃幕墻用結構膠的邵氏硬度、標準條件拉伸粘結強度、相容性實驗;石材用結構膠的粘結強度;石材用密封膠的污染性。
4)、后置埋件的現場拉拔強度檢測報告。
2、根據《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的相關內容,幕墻節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構件等進場時,應對其下列性能進行復驗,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
1)、保溫材料:導熱系數、密度。
2)、幕墻玻璃:可見光透射比、傳熱系數、遮陽系數、中空玻璃露點。
3)、隔熱型材:抗拉強度、抗剪強度。
4)、幕墻的氣密性能應符合設計規定的等級要求。當幕墻面積大于3000m2或建筑外墻面積50%時,應現場抽取材料和配件,在檢測試驗室安裝制作試件進行氣密性能檢測(氣密性能檢測試件應包括幕墻的典型單元、典型拼縫、典型可開啟部分),試件應按照幕墻工程施工圖進行設計。試件設計應經建筑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監理工程師同意并確認,檢測結果應符合設計規定的等級要求。上一篇:下一篇:
什么是建筑幕墻?
一、幕墻的概念:
由金屬結構與板材組成,不承擔主體結構載荷與作用的建筑外圍維護結構。
二、幕墻發展趨勢
A、從笨重性走向更輕型的板材和結構(天然石材厚度25MM,新型材料最薄達到6MM)
B、品種少逐步走向多類型的板材及更豐富的色彩(目前有石材、陶瓷板、微晶玻璃、高壓層板、水泥纖絲維板、玻璃、無機玻璃鋼等近60種板材應用在外墻,現公司的板巖色系達到9種)
C、更高的安全性能(鋼銷式、發展到背栓式連接方式簡單安全系數高)
D、更靈活方便快捷的施工技術
E、更高的防水性能,延長了幕墻的壽命(從封閉式幕墻發展到開放式幕墻)
F、環保節能(天然石材具有放射性、不耐酸堿、抗污性差)
三、幕墻分類:
1、封閉式和開放式
2、兩者的區別:
A、封閉式需用中性硅銅耐侯密封膠、泡沫棒,開放式不需用
B、開放式比封閉式成本低、防水效果好、壽命長,易通風
四、幕墻的性能:
1、風壓變形
2、雨水滲漏
3、空氣滲透
4、平面內變形
5、保溫
6、隔熱
7、耐撞擊
五、幕墻的三大優點:美觀、節能、維護
建筑幕墻是在建筑外圍制作一層裝飾物可以起到裝飾外觀美化建筑和節約能源的功效。
主要包括 透明單層幕墻、陽光控制鍍膜單層玻璃幕墻、雙層透明玻璃幕墻等。用途最主要是美化建筑 同時可以節約能耗 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幕墻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