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印章篆刻(印章篆刻入門教程)

什么叫篆刻?

什么叫篆刻?

篆刻是一種篆書加雕刻的藝術,是我國人民獨創的優秀民族文化藝術遺產之一。它的歷史已有3700余年。篆刻(印章)最初的作用是憑信和權威的象征。

秦以前的篆刻稱為璽,漢代稱篆刻為印或章,后來又叫做圖書、圖章、戳記等。由于印章主要是用篆體文刻制而成,所以統稱為篆刻。

篆刻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周秦、漢魏六朝和隋唐以后三個階段。秦以前的古璽文字為籀文。秦代,籀書逐漸演變為篆書,印文也轉用篆書。當時天子稱璽,臣下稱印。漢代的漢印由“小篆”演變為“繆篆”。漢印在秦印的基礎上有了新的極其豐富的發展創造,在歷史上最為突出。隋唐時期盛行大印,以至有的官印達三四寸之巨。多用朱文九疊文,隸書開始入印。

宋元以后,書畫家、文學家、收藏家等紛紛刻書畫印,出現了書簡印、收藏印、齋堂館閣印等,進一步促進了印學的發展。從此,印章由實用走向藝術欣賞的殿堂。

明代以后,治印成風,流派眾多,名家輩出。延續至今,篆刻仍為我國人民所喜愛的一門藝術。它以方寸畫面、簡潔的線條,表現出毫壯飄逸和優美多變的萬千氣象,使其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什么是篆刻?印章的品種有哪些?

什么是篆刻?印章的品種有哪些?

篆刻是什么?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個答案。老百姓說是戳子,郵遞員說是印章,藝術家說是篆刻,小孩子說是石頭。

戰國古璽]

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在我們還下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劃細如毫發,都出于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物圖案。

[秦印]

秦印指的是戰國未期到西漢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書體和秦漢量,秦石刻等文字極相近,所有較戰國古文容易認識。秦印多為白文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為多,低級職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約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長方形,作“日”字格,稱“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長方形,此外還有圓和橢圓的形式,內容除官名、姓名、吉語外還有“敬事”、“相想得志”、“和眾”等格言成語入印。

[漢官印]

廣義地說是漢至魏晉時期的官印的統稱。印文與秦篆相比,更為整齊,結體平直方正,風格雄渾典重。西漢末手工業甚為發達,所以新莽時代,(?“新”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為精美生動,漢代的印章藝術登峰造極,?因而成為后世篆刻家學習的典范。

兩漢官印以白文為多,皆為鑄造。只有少數軍中急用和給兄弟民族的官印鑿而不鑄,這在后面還要介紹。

[漢私印]

漢私印即為漢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數量最多、形式最為豐富的一類。不僅形狀各異,朱白皆備,更有朱白合為一印,或加四靈等圖案作為裝飾的,進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帶鉤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還加上吉語、籍貫、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輔助文字,鈕制極為多樣,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兩漢私印仍以白文為多,西漢以鑿印為主,東漢則有鑄有鑿。

[將軍印]

將軍印也是漢官印中的一種。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軍中急于臨時任命,而在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成的,所又稱“急就章”。將軍印風格獨特,天趣橫生,對后的藝術風格有很大影響。漢代的將軍用印,普通都不稱“印”而叫做“章”,這是軍印的一大特點。

[漢玉印]

兩漢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貴稀少的一類。“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貴卿和士大夫的一種高雅風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嚴謹、筆勢圓轉,粗看筆劃平方正直,卻全無板滯之意。由于玉質堅硬,不易受刀,也就產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謂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質的不易腐蝕受損,使傳世下印得以比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來面目。

[魏晉南北朝印]

魏晉的官私印形式和鈕制都沿襲漢代,但鑄造上不及漢印精美。傳世的給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較多,用刀如刻如鑿,書法風格表現為舒放自然,從而成為一個時期篆刻風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國傳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鑿款比較草率,官印未見鑄印。

[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間的印式在漢印中很見巧思,據說起自東漢。它的方式極為多樣,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數均可靈活變化不受局限。這里例舉的數印就可見一斑。朱白的原則大致根據筆劃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劃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劃較少,白文則相反,從而達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諧效果,這類印大多工穩的私印,未見用于官印。

[子母印]

子母印又稱“璽印”,起于東漢,盛行于魏晉六朝,是大小兩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進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懷子的形狀。也有套進一方兩印(如右欄“郭意”印)成一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體積中,兼備了幾方印的使用價值,古代印匠的工藝水平由此可見。

[六面印]

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一小印,連同其余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一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于庸俗,遠不及漢印的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一為之。

[繆篆印](附鳥蟲書)

繆篆印及與它相近的鳥早蟲書均是漢印的“美術字”,前者屈曲回繞,?后者則在基礎上加上了魚形鳥頭等裝飾。這種文字最早多見于古代的兵器上或樂器的鐘上,有的還依文字的筆劃嵌以金絲,很有獨特的風格。鳥蟲書印只見于私印,以白文為多。

[雜形璽]

戰國以來的印章中,雜形璽也是甚為別致的一類。其式樣沒有定例,大小從數寸至數分不等,變化極為豐富,除了方圓長寬更有凹凸形印、方、圓、三角合印,二圓三圓聯珠,以及三葉分展狀等,朱白都有,不勝枚舉。雜形璽因其獨特的諧趣與官印的莊嚴、沉著的要求不同,故只用于私印。

[圖案印]

圖畫入印自戰國到漢魏都有,以漢代為最多。又稱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樣,簡練生動,除了人物、鳥獸、車騎、吉羊、魚雁等圖案外,常見以吉羊的四靈(?龍、虎、雀、(鳳、龜)入印的,這類印又稱為“四靈印”。

[成語印]

成語印自戰國開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語達百余種。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萬”、“出入大吉”等,成語字數不等,自一、二字始,多達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為死者殉葬之用。

[花押印]

花押印又稱“押字”,興于宋,盛于元,故又稱“元押”。元押多為長方,一般上刻楷書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從實用意義上說歷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偽的作用,作為個人任意書寫,變化出來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種文字,只作為個人專用記號),自然就更難以摹仿而達到防偽的效果,因而這種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時代。

[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跡——蓋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于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封泥的使用自戰國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后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鑒,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范圍。基本訓練與創作

[鈕制]

古代的璽印大多有鈕、以使在鈕上穿孔系綬,系在腰帶上,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漢代開始,以龜、駝、馬等印鈕來分別帝王百官。例如高級官史使用龜鈕、駝鈕、蛇鈕則是漢魏晉時授與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見的鈕制。歷代鈕制形式為豐富,其中以壇鈕、鼻鈕、復斗鈕為最常見,現將部分鈕制列舉于右,以見一斑。

[隋唐以來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時代,印面開始加大。隨著紙的普遍應用,朱文逐漸替了白文。許多官印印背上開始有年號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開始運用屈曲的“九疊文”入印(古代的“九”為數的終極,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疊,?可以隨筆劃的繁簡而變化)以便填滿印面。唐宋時代開始以隸楷入印,清代官印滿文,?漢文兩體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無明清代各代農民政權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們珍視的革命文物。

[宋元圓朱文印]

魏晉以來,紙帛逐漸代替竹木簡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鈐蓋于紙帛,到文人畫全盛時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寫,印工攜刻的印章已詩文書畫合為一體,起到了鮮艷的點級作用,為書畫所喜愛。在這個階段,首先是宋未無初的書畫家趙孟fu 對篆刻藝術人力提倡,由于書法上受李陽冰篆書的影響,印文筆勢流暢,圓轉流麗,產生了一種風格獨特的印章一“圓朱文”的印,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來的兄弟民族在漢民族文化的影響下,曾依據漢字書法創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們的文字仿效漢字篆體用于官印,傳也較少,所見的印文有金國(女真)書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書,其中有許多文字還不認識。

[今體字印章]

在漢字書法中,篆書由于具備很強的裝飾性成為印章藝術的主體至今不衰。但秦漢以后,隨著書體的演變篆書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的書體。除了唐宋的隸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晉時代就出現了隸楷入印的先例。清以來的篆刻家亦好嘗試以今體(隸、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們認識到,印章藝術的體現并不限于某一書體的使用,關鍵在于章法、書法、刀法的高度運用能力。

[收集印 齋館印 閑章]

印章發展到了唐宋兩代,作為欣賞藝術的一支日益發展。用以收藏、鑒賞、校訂的專用印記開始出現。鈐之于書畫藏品,種類繁多。“齋館印”是以文人書房、住室的雅稱刻制的印章,如“樓、閣、館、巢、院、齋、軒、堂”不勝枚舉,其實許多有名無實的(文征明就說過,他的書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過是知識分子思想性靈的表現方式罷了。閑章源出古代吉語印,這些以詩文、成語、名言、俗諺入印的作品,進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單純的鐫刻官職,名號的實用藝術,發展成為獨立的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

怎樣刻印章

怎樣刻印章

如何學習刻章

工具/原料

刻刀、印泥(書畫專用)、印床、毛筆、墨、拓包、拷貝紙、牙刷、鏡子、剪刀、膠水、宣紙。-

步驟/方法

篆刻章法:“章法”是指如何設計和布置印文,一字印,主要是把筆畫均勻分開,二字印分左右式和上下式,左右式要以右向左進行,筆畫均勻平整,上下式要注意字與字之間的疏密關系。對印面文字筆畫多寡差別較大的印,古人有時以“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對多滑字不讓其占地多,對少劃字反給予較多的地位,以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印象。有時還可以調整文字的異體和繁體。人為的安排疏密要彼此統一。三字印分為又一左二式、右二左一式、右至左三字排列式。布局可根據印面的大小,改變字體的形式,使空間顯的相對協調。四字印分為順序式,由右向左和由上到下。右一左三式、右三左一式布局,都需要拉長一個字體另外三個字相應縮小,右一中二左一需要拉長兩邊的字,中間的字要縮小。要做到均勻、恰當、得體。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將筆劃故作盤曲的姿態填滿空間,也不能如鉛筆一樣?板。一般以比劃繁者不覺繁,比劃少者不覺其少的處理方法為主(自己畫圖,在非線上做,有例子)寫印稿:寫印稿時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書法好的可根據印面的大小,直接在印面上寫或寫到拷貝紙上,書法不好的,可把拷貝紙直接放在要描的字上進行描摹。我們以‘印’為例,描的時候要用鉛筆,依著‘印’字的輪廓涂墨,注意一定不要超過輪廓線。按順序把‘印’字涂抹好。然后要把印稿上的文字上在石面上。

上石的方法有兩種:1、水印法:首先準備一張透明的拷貝紙,然后把拷貝紙覆蓋在印石的石面上,用手掌沿著印石的邊緣在紙壓出痕跡,接下來在壓痕范圍內用濃墨寫下要刻的印稿,之后把印稿晾干,然后把墨跡干透的印稿(把描好的印字)翻過來覆蓋在印面上,用毛筆蘸些清水涂抹在拷貝紙上,用干凈的宣紙或紙巾吸干多余的水分,之后在印稿上覆蓋上一張宣紙,用指甲蓋兒在在毛邊紙上輕輕的用力均勻的刮幾遍,完畢后把宣紙和拷貝紙取下來就可以了。這樣就把字印在石上了。拓上后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再用毛筆均勻的描一下。初學篆刻時基本上都用水印法寫印稿。

2、反寫法:將印稿寫在透明度較好的拷貝紙上,然后把拷貝紙翻轉過來用印石壓著,上面放一個鏡子,依照反寫的印稿在印石上用毛筆描摹一遍,力求寫得于原稿接近,然后對著鏡子比較印稿,對不足之處作適當的修改。練習: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先從刻直線來練習。然后拿一塊青田石,先在玻璃上墊上砂紙,用中指和拇指拿住印章的兩面,中指按住印章頂面,在砂紙上摩擦。因為市場上買來的石料都含有蠟需要將其磨掉否則不容易上墨(注意:磨的時候只能單向摩擦,不能來回摩擦)磨平后,拿起來看是否平整,如果還不能確認印面的平整,要平放在玻璃上進行比對,看是否平穩。然后用毛筆在石料上畫直線(直線比較簡單,直接畫在印面上即可)畫的時候要沿著石料左側邊緣畫一條線,然后轉一個方向,還是在左側的邊緣畫線,這樣畫出第一個大的正方形,然后再畫出第二個第三個,按照同樣的方法畫出許多正方形,把印面充滿,然后把印石放在印床上加緊(切記初學者一定要把印石放在印床上,以免傷著手。)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刻了,刻的方法有兩種(握拳式切刀法和執筆式沖刀法)握拳式切刀法的操作方法是:大拇指與其他四指握成拳狀把刀桿捏在掌心。執力角度較沖刀直,至60度左右。用刀方向下、向外,刀桿向外傾斜,由外點入刀,刻一點起來,再刻下,再起來。一點點向前推進。切刀所切線條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將長線分段,以若干重復動作完成章,這種方法通常用來刻巨型印章或質地堅硬石料。執筆式沖刀的方法:中指要頂住刻刀的側面離刀約1厘米處。食指和拇指指捏住刀桿,小指之后,角度約45度,以刀角須要刻之線條推刀向前,并用無明指緊抵石章邊緣,以控制進速度,沖角度較小約30度左右。刀尖入印章的外側邊緣向前沖。運刀的方式是由右側向左側。石料可以不停的轉動方向。這種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刀法。-

我們用執筆式沖刀法進行直線的練習。無名指要頂住印章,刀尖入印面的外側邊緣向前沖,一直都要由右側向左側運刀刻完一筆,就可以轉動印章,刻下一筆。這種方法是最常用的,它比較容易把直線刻直,刻下來的石屑要用無名指輕輕抹掉,切記不能用最吹,以免影響健康。用這樣方法,直到把印面上所有直線刻好。然后檢查角落里是否干凈了,如果沒有再作以修整,最后用牙刷把印面上的石屑刷干凈。這樣一方練習印就刻好了,接下來就要鈐蓋了,方法:找一張宣紙,下面墊上一騾紙或一本書(不能墊平時辦公蓋章用的橡皮墊,以免鈐蓋效果模糊失真),用右手拿印章,左手拿印泥,把印章在印泥里輕輕地多沾幾下,爭取每個角落都能沾到印泥,把刻好的直線印蓋上去。蓋的時候用力要勻、要穩。用力向下壓。

刻白文印:印章鈐蓋出來的效果印底呈紅色就叫白文印也叫陰文印。我們拿一個剛才寫好的印面,以單字‘印’字為例來給大家講解如何刻白文印。我們用切刀法,刻單字印,首先刻直線,從‘印’字最上邊一筆橫劃入刀,切下一點,起刀,再向下切一點,由點連成線,把筆畫內的印材刻掉,在拐彎的時候,由小點切入,并轉動石頭,刻完一刀后,換一個方向,第一刀是由內側向外側運刀,每個拐彎處和起筆處都要用刀小心刻掉。起筆處不要出現丁頭和燕尾,刻白文印的時候,刻刀刀口沿著印文的內側向里刻,把印文的筆畫刻去刻完的印章文字是凹陷下去的。初學刻白文的時候可以適當留一點量,以免刻的太多無法彌補,用同樣的方法把這個字刻完(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方法在刻大印章或硬石頭時用的較多,最常用的還是沖刀法)。刻完之后,用鏡子對比一下,或者用手指沾上濃墨涂在印面上,沒有受力的地方是白色的,對于有不滿意之處,可略做修飾。然后用牙刷把石屑刷掉,這樣一方印就刻好了。

刻朱文印:朱文印印章鈐蓋出來的效果印底呈白色,文字呈紅色,也叫陽文印。我們以‘修庵’為例,來演示怎樣刻出石骨文效果的兩字朱文印。我們首先把石料磨平,按照前面講的章法和如何寫印稿的方法,比照著原稿將‘修庵’兩字直接寫在印面上,首先要把邊框描出來,描的時候,要用毛筆的右側邊緣貼住印章的左側。把四邊描好。然后用鉛筆把印面分為左右兩部分,從右向左寫。由于‘庵’字比較密,并且密的地方又集中在下部所以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疏密關系,寫‘修’的時候要注意和‘庵’字同樣位置的橫劃在一條水平線上。字與字之間的比例要恰當得體,寫好后,我們用執筆式沖刀法先從邊框內部的空白處入刀,刀慢慢的右向左推進,如遇到推進困難,可微微晃動刀桿刻朱文印是要刻掉除了字之處的多余部分,依照寫印稿的筆畫順序遵循從上到下,由左至右的原則,把空白部分刻掉,每一筆快要結束時,手上用的力度要收住。遇到筆畫連接處要格外小心,刻到大面積空白的時候注意要深一些,避免在沾印泥的時候,鈐蓋出多余的點,按照同樣的方法把‘修’刻好,由于我們要做出石骨文的效果,所以刻完后要做殘破處理,首先要用力在筆畫的疏密處把筆畫刻斷一點,隨后就用刀桿敲擊印面。首先從四個角敲起,然后在敲擊印中筆畫的邊框,平行或者重復部分。這樣的認為的造成印章圖案的邊角等處類似自然磕碰痕跡。有一中古色古香的自然美。做好后,用牙刷把石屑刷干凈,沾上印泥鈐蓋在打印紙上。看這樣一方印章就做好了,和原作比較一下,有沒有不妥之出做一下修改。-

刻肖行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也能遇到要刻肖形因印。肖形因印一般以畫像石的風格為主,所以從畫印稿到用刀都是以隨意靈活為主,不要求沒一點都很精致,擔印面上的圖畫,一定要顯的和諧生動。我們以‘倒騎毛驢’為例,講解刻肖印的方法。現先準備一副畫樣,跟據上面講過的寫印稿的方法把它寫在磨號的石面上,在這里選擇根據圖樣直接畫在石面上的方法,先畫出邊框直接用鉛筆構出圖像的輪廓先在印面上的空白處,畫幾點當作地面,然后再依著圖樣,勾勒出“倒騎毛驢”的輪廓,然后用毛筆把輪廓描黑寫完印稿后,我們用刻朱文的方法,用執筆式沖刀法先從邊框開始刻起把白色的部分刻掉。然后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入刀,因為頭部是橢圓形的所以用刀依著橢圓的輪廓慢慢向前推進,方向是由右向左遇倒弧線處,要微微轉動章料,然后小心的刻出弧線刻動物的腿部和刻直線的方法一樣,刻人物的方法和刻動物的相似,留下的空白部分要大膽刻掉,不要留下多余的殘點刻完之后,也要做殘破處理的方能顯出古樸的風格,然后用牙刷把石屑刷掉,鈐蓋到打印紙上顯出立體效果。

刻邊款:一方印刻好之后有時還要刻上邊款。邊款是指刻在印石側面和印石頂面上的文字,也是篆刻的一項重要內容,刻邊款所用刀法個刻印一樣。邊款文字都是正著寫的漢字,字體一般用行楷小字,寫稿的方法可以用毛筆直接寫在印石上,注意:無論在印章的那一側面寫,都要從右面開始結束與左面。我們現在只刻一面,我們以“丙戌冬末,士乾刻于云水齋”為例。我們同樣用執筆式沖刀法,但是刀和中指是垂直的,另外行楷筆畫具體刻法要遵循這樣的原則刻“點”的時候,將刀角插入石內,自下而上用力一按即可。刻“橫”的時候,刻章先用刀角在石面上一按,刻出橫畫收筆的韻味,然后自右向左橫向行刀,至筆畫終點用石刀角向右略微彎曲一按即可。刻筆畫“豎”的時候先將右刀角鍥入石面,自上而下向前行刀至筆畫終點便可。筆畫“撇”的刻法也是將右刀角入石,先重后輕向左一沖即可。刻“豎勾的時候,由上部入刀向下劃在量未處,刀尖向下按壓出勾的效果。刻“橫折彎勾”時要分解成幾部分完成。先刻橫在刻豎,再刻一橫劃,共同完成橫折彎勾。行楷中很少有“捺”這個筆畫,邊款中的筆畫“捺”多用長點代替。刻刀款的時候,要注意發力適度否則會因用力過猛而刻“花”。

印章的養護:刻好的印章如果長時間不用,我們就要用毛筆沾上一些核桃油,把印章的幾個面都刷一下,然后放到特制的盒子里保存,這樣會防止印章產生裂紋。-

END

注意事項

選材:學刻用的常規石料有,壽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初學著可用青田石來練習。-

基本步驟:磨石料、寫引稿、雕刻、刻邊款、拓邊款、鈐蓋,(注意:刻邊款、拓邊款、要依據印章的風格來定,不是每個方印都需要的)-

篆刻的步驟方法?

步驟一

  章法的籌布:亦即打稿,與作品的好壞息息相關。有人說:治印之難,不難於刻,而難於章法。

  步驟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時有傾斜,或上蠟磨光時,印面留有蠟,這時要用砂紙整平,以利上石刻制。

  步驟三

  上石:通常上石有二種方法:一為把印稿用毛筆反寫在印面刻制;二為用耐水紙反拓上石。

  步驟四

  刻制與修整:依據印文選用合適的刀法來刻制,刀法可分切刀與沖刀二種。

  步驟五

  邊欄的處理:印文工整,邊欄要工整;如印文斑剝,邊欄也要寫意自然。作邊之法有:刻、作、磨等法 。

  步驟六

  邊款:刻印之后,在印章左邊刻上作者字號、刻制年月等,謂之邊款或具款。

  步驟七

  邊款的拓制:拓款的方法與古銅器的拓法相似。拓款的方法有濕拓、乾拓、油墨拓等。

  步驟八

  印泥的使用:鈐印時,左手持印泥盒右手將印面輕輕擊打在印泥上蘸均,切忌把印面注印泥上擠壓。

  步驟九

  鈐印:將蘸好印泥的印章,對準應鈐蓋部位輕輕落下,用力鎮壓。

  步驟十

  鈐畢:印章用過后,應用棉花擦拭乾凈,收存起來備用,并小心勿使碰撞。

  篆刻的十宜與十忌

  十宜

  筆劃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

  筆劃字少的印,宜排得沉著。

  方筆方形字宜排得豐滿。

  圓筆圓形字宜排得勁挺。

  單筆無所依者宜挺而略帶濡澀。

  有相同筆劃的字宜緊湊而排列的有參差。

  多轉折的字宜靈活。

  字的直話或橫畫宜刻得渾厚。

  朱文一般刻得秀勁。

  白文一般刻得質樸。

  十忌

  筆劃方正忌板。

  筆化圓轉忌滑。

  字數少忌散慢。

  字數多忌雜亂。

  巧忌纖媚。

  拙忌狂怪。

  筆劃瘦忌單薄。

  筆劃肥忌臃腫。

  筆劃轉折忌露角。

  字之起筆、終筆忌尖而銳。

誰能告訴我印章與篆刻有什么區別?

只是概念上的區別. 篆刻:指篆章的雕刻技與泛指通過篆書雕刻所作的作品. 印章雕刻:泛指某種雕刻技術.如果是專指篆章雕刻的話,應歸屬于篆刻.

什么是篆刻的定義?

篆刻是一種特有的傳統藝術,從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歷史。 篆刻,顧名思義,即是用篆書刻成的印章,是一種實用藝術品。它又稱為“璽印”、“印”或“印章”等,這些稱呼都因時而異。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即我們現在稱為甲骨文)。這些文字刀吳昌碩篆刻鋒挺銳,筆意勁秀,具有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璽”為天子所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統稱“印”。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稱“璽”或“寶”,官印稱“印”,將軍用印稱“章”,私人用印稱“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時寫作「瑑」,從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后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為“竹”。其實在古代凡屬于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范齊白石篆刻圍,都可稱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合整理,書分八體,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書時,稱為“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唐宋之際,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也由陳巨來篆刻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學。而此治印之學也有人直接稱為“刻印”、“鐵筆”、“鐵書”、“刻圖章”等。

什么是篆刻?

篆刻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傳統藝術,迄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又稱璽印、印或印章等。印章是一種實用藝術品。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印章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講究章法篆法,后者主要靠描,并不計較章法篆法.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歷經了十余個朝代。在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篆刻藝術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稱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以時代來劃分。篆刻發到了唐、宋、元時期,則處于衰微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于楷書的應用取代了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藝術走上了下坡路。這種形勢到了元末出現了轉機,畫家王冕發現了花乳石可以入印,從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藝術進入了復興時期。明清以來,篆刻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流派紛呈。在這一時期文彭、何震對流派篆刻藝術的開創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兒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燈光石”凍石可以當做治印材料。經過他的倡導,石材被廣泛的應用。在這以后的一段時期內篆刻藝術流派紛呈現,出現了程邃、丁敬、鄧石如、黃牧甫、趙之謙、吳讓之等篆刻藝術家,一時間篆刻藝術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齊白石,從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可稱得上“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上的歧異發展,蘊涵了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面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之內充滿了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雖幾經更迭,仍能以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趣,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的藝術。

篆刻,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后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篆刻是什么

篆刻是什么呢 它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后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這就是篆刻,詳細的咨詢可以去金石印坊

如何刻印章

您將需要記號筆鉛筆印油毛刷白紙復寫紙印材刻刀1、根據刻刀的硬度和自己的喜好選擇印材,常見的印材有石章、有機玻璃、玉石等。

注意:刻刀的使用說明上會寫明適合篆刻的印材,玉、瓷及水晶等堅硬材質并不廣泛適用。

2、確定好要刻的內容,在篆刻字典中查找自己想要的字體。

提示:具備一定的書法基礎,加上一點創意,能讓你的印章更與眾不同。

3、在半透明紙上寫下要篆刻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構圖和字型,繪制多個模板,再從中選出最滿意的一個。

4、將模板紙片翻一面,根據看到的反面構圖,將字型描繪到印材上。

提示:要是沒有把握把字描繪好,可先用鉛筆在印石上畫下淡淡的草稿,再用記號筆描繪。要把握好粗細,在接下來的篆刻階段只需刻畫線部分。

5、在畫線部分上用刻刀篆刻,石粉過多妨礙篆刻時,可用舊牙刷掃除粉末。

提示:初學者沒法控制好刻刀的走勢,可以先用刻刀在印石上輕輕地刻下細紋,再慢慢加深,不要急于一氣呵成。

注意:新的刻刀刀刃上涂有防銹油,使用前需擦去。

6、初步刻好后,用刻刀輕輕擊打印章邊緣,這樣,邊角的效果就能顯得自然些。

您知道嗎?在秦以前,無論官印私印,都稱為璽。秦統一六國后規定,獨有皇帝的印稱為璽,其余都只稱為印。

篆刻的基本步驟??

篆刻,是一種我國特有的傳統藝術. 是集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結合的藝術品.具有實用與欣賞的雙重價值.從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歷史。隨著篆刻藝術的內容與形式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篆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關注。在此我們將以石材為例,通過刻朱文印、白文印、刻邊款及拓邊款來給大家講講篆刻的基本技法。

一.工具:

刻刀、印泥(書畫專用印泥)、印床、毛筆、墨、拓包、拷貝紙、砂紙、牙刷、鏡子、剪刀、膠水、宣紙。

二.選材:

適宜學刻用的常規石印材有:壽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初學者可以用青田石來練習。

三.畫中畫:

學習篆刻的基本步驟是:磨章料、寫引稿、鐫刻、刻邊款、拓邊款、鈐蓋(刻邊款、拓邊款要依據印章的風格來定,不是每方印章都需要的)等等。

步驟一

章法的籌布:亦即打稿,與作品的好壞息息相關。有人說:治印之難,不難於刻,而難於章法。

步驟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時有傾斜,或上蠟磨光時,印面留有蠟,這時要用砂紙整平,以利上石刻制。

步驟三

上石:通常上石有二種方法:一為把印稿用毛筆反寫在印面刻制;二為用耐水紙反拓上石。

步驟四

刻制與修整:依據印文選用合適的刀法來刻制,刀法可分切刀與沖刀二種。

步驟五

邊欄的處理:印文工整,邊欄要工整;如印文斑剝,邊欄也要寫意自然。作邊之法有:刻、作、磨等法 。

步驟六

邊款:刻印之后,在印章左邊刻上作者字號、刻制年月等,謂之邊款或具款。

步驟七

邊款的拓制:拓款的方法與古銅器的拓法相似。拓款的方法有濕拓、乾拓、油墨拓等。

步驟八

印泥的使用:鈐印時,左手持印泥盒右手將印面輕輕擊打在印泥上蘸均,切忌把印面注印泥上擠壓。

步驟九

鈐印:將蘸好印泥的印章,對準應鈐蓋部位輕輕落下,用力鎮壓。

步驟十

鈐畢:印章用過后,應用棉花擦拭乾凈,收存起來備用,并小心勿使碰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gay小鲜肉|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的色道www免费一区|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 888米奇在线视频四色| 最近免费高清版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天堂中文网| 97视频免费在线|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免费看黄a级毛片| 99re精彩视频| 欧美xxxx极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视频| 亚州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操|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 怡红院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夜夜夜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真实处破女系列全过程| 国产真**女人特级毛片| 一级白嫩美女毛片免费| 欧美a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