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紙做的傘為什么能遮風擋雨?
油紙傘是用桐油浸泡過的油紙做成的.桐油是壓榨桐樹子得到的油,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如果在木頭或者金屬的表面涂上一層桐油,它就會很快變干,從液態變成固態….
我國古代“油紙傘”的傘面涂的是什么油?
熟桐油油紙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最早的油紙傘據說是由魯班的妻子云氏發明的.油紙傘的傘面之所以要涂熟桐油,是因為熟桐油具有堅韌和耐用性的特點,使得油紙傘可以經受住長時間的使用,而不會破裂或受損.其次,熟桐油的色澤和氣味,使得油紙傘可以保持美觀和清新,成為了一種藝術品.
油紙傘也分類么?
國的油紙傘圖案以傳統國畫常見題材為主,如花鳥、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學名著內容如《紅樓夢》、《西廂記》的情節為題材,傘柄和傘骨均保留素材原來的顏色,帶有古樸的韻味。
1·浙江余杭油紙傘
浙江余杭的紙傘制作至少230余年歷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傘店。余杭油紙傘有漁船傘、文明傘等多個品種,由于技術精良、用料上乘,做出來的傘經久耐用,日曬雨淋也不會散架和穿裂,很受歡迎。從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徑余杭都會在半夜叩門購傘,作為禮物送給家鄉的親友。
1951年,浙江省選擇余杭紙傘為手工業合作化試點,組建“雨傘生產合作小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傘手工業合作社”,成為全省第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受國內媒體廣泛報導。隨著市場上出現鋼制骨架的晴雨兩用傘,這種紙傘逐漸被淘汰,余杭油紙傘技藝亦瀕臨失傳。
直至2006年12月5日,余杭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姜軍在瓶窯塘埠村駐村入戶時,制傘老師傅劉有泉向姜軍表示想恢復余杭紙傘,為當地當地山民開發旅游商品致富,迎合近年農家樂旅游的潮流。劉有泉于油紙傘開始被淘汰時就萌生了把這種傳統工藝繼承下去的念頭,不久在富陽找到一個生產竹傘架的廠家,用幾百元人民幣買回了100把竹傘架。但他當時沒有掌握加工工藝,只能保管好這批傘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城鄉導報》于12月7日頭版頭條報道《尋找制傘師傅恢復“余杭紙傘”》,引起當地人高度關注。至12月19日,四位老師傅房金泉、陳月祥、沈麗華、孫水根于瓶窯鎮塘埠村聚首,商議恢復余杭紙傘。他們在2007年1月憑著靈巧之手,成功恢復制作油紙傘。他們在瓶窯塘埠村傳授技藝,帶動山區一大批竹農致富。余杭區文廣新局把紙傘作為民間手工技藝項目進行重點保護,浙江省文化廳也把余杭油紙傘列入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6月,余杭紙傘于杭州市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中展出。
制傘手工技能要求高,制傘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經驗來完成,技藝以師徒相承,靠師徒之間言傳身教及個人的悟性、長期實踐體會掌握,學徒須三年方可出師。所用的工具由鐵匠專門打制,傘的用料也很講究,以上好桃花紙為傘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張一張黏貼在傘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時候,把油柿搗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會把桃花紙黏住。以竹、木制傘柄和傘骨,用發線扎好,傘面糊好后繪上圖案,涂上桐油,然后在室內吊起陰干,至少要經過70多道工序,包括鋸竹、刮青、平頭、劈骨、鋸槽、削骨、排傘骨、穿傘、糊傘、裝柄等。
2·四川瀘州油紙傘
3·江西甲路油紙傘
4·湖南長沙油紙傘
5·湖北漢口油紙傘
6·福建福州油紙傘
7·福建洋口油紙傘
8·云南滎陽油紙傘
關于油紙傘是什么朝代的?是誰設計的?有幾年了?油紙傘是什么朝代的?是誰設計的?有幾年的歷史了?
油紙傘實際出現的時間不明,應在東漢以后至隋唐以前這段時間,出現了在傘紙上刷桐油用來防水的油紙傘,距今已有1000多年.約于唐朝傳至日本、朝鮮,明朝開始于民間普及.
雨巷中的油紙傘應該是什么顏色的,要有說服力的答案哦,瞎扯的不要,哇咔咔,充分想象一下的啦
我覺得應該那種黃色的…舊舊的黃色….
我是青島的 我想要那種在古裝電視劇上出現的油紙傘,很詩情畫意的那種,哪里有賣的呀?
青島不知道,不過在江浙一帶旅游景單這種傘很多,建議去淘寶看看吧,會很多的.
攜一把油紙傘
穿著長衫走在無人得長街
石家莊油紙傘
南三條
漂亮的紙傘那里可以買到?防雨的那種
是油紙傘對嗎?很多地方都有賣,看你是什么地方的人.一般蘇浙那一帶會比較多,煙雨之鄉嘛.我所在的重慶我知道磁溪口和豐都都有賣.
油紙傘雖好看,但是否實用?
有些是防雨的,有些是遮擋太陽的,買的時候注意區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