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是怎么做的?
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腐竹適于久放,但應放在干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
工藝流程 選豆→去皮→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干→包裝
制作方法 1.選豆去皮。選擇顆粒飽滿的黃豆為宜,篩去灰塵雜質。將選好的黃豆,用脫皮機粉碎去皮,外皮吹凈。去皮是為了保證色澤黃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2.泡豆。將去皮的黃豆用清水浸泡,根據季節,氣溫決定泡豆時間:春秋泡4~5小時,冬季7~8小時為宜。水和豆的比例為1∶2.5,手捏泡豆鼓漲發硬,不松軟為合適。
3.磨漿甩漿。用石磨或鋼磨磨漿均可,從磨漿到過濾用水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漿汁。采用甩干機過濾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無漿水為標準。
4.煮漿濾漿。漿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內,用蒸汽吹漿,加熱到100~110℃即可。漿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篩床,再進行1次熟漿過濾,除去雜質,提高質量。
5.提取腐竹。熟漿過濾后流入腐竹鍋內,加熱到60~70℃左右,約10~15分鐘就可起一層油質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將薄膜從中間輕輕劃開,分成兩片,分別提取。提取時用手旋轉成柱形,掛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6.烘干包裝。把掛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順序排列起來。烘干房溫度達50~60℃,經過4~7小時,待腐竹表面呈黃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腐竹是怎么做成的?
工藝流程選豆→去皮→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干→包裝
腐竹是什么?怎么做的?_
腐竹看起來只有薄薄的一層皮,但它是用豆漿加工而成的,并在豆制品中營養價值最高。 營養學資料表明,每100克豆漿、豆腐、腐竹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8克、8.1克、44.6克;含碳水化合物分別為1.1克、4.2克、22.3 克;而水分含量則是96克、82.8克、7.9克。不難看出,腐竹含蛋白質豐富而含水量少,這與它在制作過程中經過烘干,吸收了其精華,濃縮了豆漿中的營養有關。 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它能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這是因為,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為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此外,腐竹中所含有的磷脂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達到防止高脂血癥、動脈硬化之效果;其中的大豆皂甙還有抗炎、抗潰瘍等作用。 腐竹的營養價值雖高,但有些人如腎炎、腎功能不全者最好少吃,否則會加重病情。糖尿病酸中毒病人以及痛風患者或正在服用四環素、優降靈等藥的病人也應慎食。 腐竹的質量分3個等級,顏色越淺,營養價值越高。但購買時要提防,有些看起來顏色特別鮮亮的腐竹,生產過程中有可能添加了化學物質“吊白塊”,它能分解出有毒物質,從而損害人體健康。
腐竹怎樣做出來?
腐竹是用黃豆做的。就象做豆漿一樣。煮開了上面不是有一層皮。用竹條撈起來穿上曬干。這個一鍋可以做很多腐竹。市場上賣的豆漿一般都是做腐竹過后剩下的豆汁。
腐竹用溫水泡,時間不要太長,水要寬些,不會松散.開水泡的話里外軟硬程度不同 要是炒著吃就要泡稍微軟一些,要是做成涼菜吃,就要稍微硬一些!
給你些腐竹的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鮮蘑腐竹
【原料】:鮮蘑150克,腐竹150克,花生油50克,精鹽7克,味精2克,料酒5克, 雞湯200克,姜2克,水淀粉10克。 【制法】:1.干腐竹放入盆內用冷水泡上,壓一重物,泡發5小時,待脹發后, 切成3厘米長的段,鮮蘑洗凈,撒成小塊。 2.炒鍋上火,放清水燒開,下入腐竹、鮮蘑,開鍋后撈出待用。 3.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入姜末略炸一下,加入料酒、雞湯、精鹽、調好味, 投入腐竹、煨入味后,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裝盤即成。
鹵腐竹
原料:干腐竹,蔥姜蒜,干紅椒 調料:鹽,糖,生抽,雞精,十三香,花椒粉 做法:1.干腐竹泡發,瀝干水份。這一步要提前一兩個小時做,涼水開水都 行。 2.蔥姜蒜切末 3.鍋內放油,干紅椒熗鍋,再放蔥姜蒜末炒出香味 4.放腐竹翻炒兩下,生抽十三香雞精糖,少量的花椒粉放入,小火咕 嘟。湯汁收得差不多了撒上蔥花蒜末裝盤 補充:我放生抽多了就沒有放鹽。
紅燒腐竹
原料腐竹200克,木耳100克,胡蘿卜50克。食用油25克,醬油15克,鹽1克,糖5克,料酒10毫升,香油、味精、蔥、姜各適量。制作(1)用熱水漲發腐竹后,上火用清水煮軟,晾涼,切成斜刀段備用;木耳水發后洗去雜質,掰成小朵;胡蘿卜切成斜片,蔥姜切小片。(2)炒鍋上火,放入油燒熱,用蔥姜熗鍋爆香后放入腐竹、木耳、胡蘿卜炒勻,烹入料酒,加醬油、白糖、鹽和水,待開后改用小火,燒至汁濃后放入味精和香油,翻炒均勻出鍋裝盤。特點色澤棕紅,咸鮮微甜。
腐竹燒肉
原料: 瘦豬肉750克,腐竹300克。 配 料: 醬油200克,精鹽7克,料酒10克,蔥30克,姜15克,大料5瓣,水淀粉60克,植物油2公斤(實耗75克)。 制 法: ①將肉切成2厘米見方、1厘米厚了塊,放入盆內加少許醬油腌2分鐘,投入九成熱的油內炸成金黃色撈出;蔥切小段;姜切片;腐竹放入盆內,加入 涼水泡5小時使之發透,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待用。 ②將肉放入鍋內,加入水(以漫過肉為度)、醬油、精鹽、料酒、大料、蔥段、姜片,待開鍋后,轉微火燜至八成爛時,加入腐竹同燒入味,勾芡即成。 特 點: 豬肉酥爛,腐竹韌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色金黃。 制作關鍵: 肉要燒爛,腐竹要發透燒爛再食用。待肉開鍋后,要用微火,為使肉易爛,待肉快爛時再加鹽。腐竹必須用涼水泡,這樣可使腐竹整潔美觀,如用熱水泡,
會 燒腐竹
原料:腐竹250克,冬筍片、冬菇片各25克,香菜段、鮮湯100克、色拉油100克、蔥姜絲各15克,料酒10克、醬油50克,精鹽、味精、花椒油各適量。 做法: 1、腐竹用開水泡透,加堿水洗凈油質,再用清水漂凈,擠干水。切成段。 2、鍋內加油,燒成八成熟時,放入腐竹炸至呈金黃色。撈出控凈油。 3、炒鍋加油,用蔥、姜爆鍋,加精鹽、鮮湯、味精、料酒、醬油、炸好的腐竹,開大火燒開,調好口味,改用文火燒透,待汁濃時,淋花椒油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汁濃味厚。咸香適口。
蝦子燒腐竹
做法: 1. 將腐竹用開水泡20分鐘,擠干水分切成段; 2. 將蝦子放在碗中用清水泡,冬筍洗凈切成片,…坐鍋點火倒油,油五六成熱時,放入蔥、姜煸炒出香味,加入料酒、醬油、鹽、糖、蝦子和少量高湯,放入腐竹和冬筍用小火燒15分鐘左右,收湯即可! 腐竹木耳 主料:水發腐竹、水發木耳 輔料:蔥花、姜絲、蒜片 調料:醬油、食鹽、天添鮮、淀粉、高湯、麻油 操作: 1、將腐竹切成片,木耳洗凈,切成小片; 2、鍋燒熱入油,放蔥花、姜絲、蒜片煸香,然后加入腐竹、木耳、高湯、醬油、食鹽、天添鮮,燒開后,用水淀粉勾芡,淋點麻油,出鍋即成。 鮮腐竹白果鵪鶉湯 原料: 鮮腐竹1張、白果75克、荸薺150克、薏米38克、鵪鶉(收拾干凈)2只、瘦肉225克、陳皮1小塊、鹽適量。 做法: 1.洗干凈鮮腐竹,然后剪碎。 2.白果去殼、去衣和去心,清洗干凈。 3.荸薺去皮,洗干凈,每個切半。 4.洗干凈薏米。 5.陳皮浸軟刮去瓤。 6.洗干凈鵪鶉和瘦肉,氽燙后再沖洗干凈。 7.煲滾適量水,放入腐竹、白果、荸薺、薏米、鵪鶉、瘦肉和陳皮,水滾后改慢火煲約2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提醒: 吃過多煎炸食物,可能會令口腔及嘴角潰爛發炎(稱口角炎),飲用腐竹白果鵪鶉湯,可減少此種情況出現
海米燒腐竹
做法: 1、材料:腐竹、海米、高湯半碗 2、海米用清水泡一下; 3、腐竹用熱水泡軟泡開后撈出瀝干; 4、腐竹切成寸段備用; 1、炒鍋內加油少許,燒熱; 2、下海米和腐竹煸炒,烹少許料酒; 3、加入高湯半碗,加蓋燜煮片刻; 4、湯汁收至快干時,加少許鹽和雞精調味;(注意鹽要少一些,因為海米本身有咸味) 出鍋裝盤就好了~是不是非常簡單呢~ 很清淡鮮美的菜哦 大家開吃吧 ??
紅辣油拌腐竹
做法:取腐竹200克,紅辣油10克,精鹽、醬油、白糖各適量。先將腐竹放入盆中,倒入80oc熱水浸泡幾小時,發好取出切成片,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放入盤中,再放醬油、精鹽、味精、白糖及炸紅的辣椒油拌食。 特點:甜中帶辣,健脾養胃,溫中散寒。
西芹燒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200克,西芹150克。 輔料: 料酒5克,鹽3克,胡椒粉2克,味精少許。 做法: ①將腐竹洗凈,切3厘米長的段;西芹擇去葉子,洗凈,斜刀切片,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備用。 ②鍋置火上,放油燒熱,放入腐竹、料酒炒勻,放入適量清水燒開,加鹽、味精、胡椒粉大火煮片刻,放入西芹翻炒,待湯汁收濃、材料成熟即可。
腐竹白果豬肚湯
用料: 豬肚一個,瘦肉一百六十克,腐竹八十克,白果仁八十克,生薏米、熟薏米各半碗,馬碲肉四個量,鹽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 先將豬肚上的脂肪去除,翻開用鹽、生粉揉捏擦勻,洗凈;再如法處理一次,洗干凈,放滾水中滾片刻,取出再洗凈 (2) 腐竹折段,白果去心,馬蹄切片 (3) 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約八成滿,下豬肚煲約一小時,加入其他用料再煲一小時,撈出豬肚切片,與其他料同裝碟 附注: (1) 湯料可用生抽蘸食 (2) 腐竹就是由豆腐皮加工制成的扁圓長棍狀的枝竹,素食中常用
海帶拌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水發海帶各200克,豬瘦肉100克,青椒50克,胡蘿卜25克,白菜幫50克,黃瓜40克,香菜25克,麻油15克,熟色拉油25克,芥茉、醬油、醋、精鹽、味精、辣椒油、蒜泥、芝麻醬各適量。 【做法】 將水發腐竹切成3厘米長的絲,投入沸水中焯透,撈出沖涼,瀝凈水。將海帶、青椒、白菜幫、胡蘿卜、黃瓜均切成3厘米長的絲。將肉切成3厘米長的絲,投入熱油中,加入醬油略炒一下,倒入碗里待用。將香菜揀洗凈,切成末。將腐竹絲、海帶絲、青椒絲、白菜絲、胡蘿卜絲、黃瓜絲、肉絲碼入盤里,撒上香菜末,上桌時加入芥茉,醬油,醋,精鹽,味精,辣椒油,麻油,蒜泥,芝麻醬,拌勻即可。
蝦米燒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200克,蝦米5克,水發香菇25克,青椒40克,水淀粉15克,熟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蔥花、姜絲、蒜片、醬油、醋、精鹽、味精、白糖、鮮湯各適量。 【做法】 將水發腐竹切成3厘米長的段,瀝凈水。將香菇、青椒均切成片。取小碗1只,添入鮮湯,加入醬油、醋、精鹽、味精、白糖,兌成汁,待用。炒鍋放置旺火上,放入油,待油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腐竹、香菇、青椒劃散,倒入漏勺,瀝凈油。原鍋留少許底油,放入蔥花、姜絲、蒜片,炒出香味后,投入蝦米、腐竹、香菇、青椒,烹入事先兌好的汁,視芡著勻后,點明油,出鍋即成。
油菜燒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200克,油菜250克,豬瘦肉100克,水淀粉20克,熟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蔥花、姜絲、蒜片、精鹽、味精、醬油、料酒、醋、白糖、鮮湯各適量。 【做法】 將水發腐竹切成3厘米長的段,瀝凈水。將油菜揀洗凈,切成片,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豬瘦肉切成柳葉片,裝碗用水淀粉上漿。取小碗1只,添入1手勺半鮮湯,加入醬油、精鹽、味精、醋、料酒、白糖、水淀粉,兌成汁,待用。炒鍋放置旺火上,放人油,待油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腐竹、肉片,用鐵筷子劃散,倒人漏勺,瀝凈油。原鍋留少許底油,放入姜絲、蒜片,炒至出香味后,投入腐竹、肉片、海米,烹人事先兌好的汁,顛翻兩下,視芡著勻后,點明油,出鍋即成。
熗海帶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200克,水發海帶200克,豬瘦肉100克,青椒100克,胡蘿卜25克,水淀粉10克,花椒油1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水發腐竹切成3厘米長的絲,投入沸水中焯透,撈出沖涼,瀝凈水。將泡發好的海帶,切成3厘米長的絲,投入沸水中焯透,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肉切成火柴桿般粗,3厘米長的絲,裝碗用水淀粉上漿,投入沸水中劃散,撈出沖涼,瀝凈水。將青椒去辣筋,切成3厘米長的絲,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胡蘿卜刮去皮,切成3厘米長的絲,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腐竹絲、海帶絲、肉絲、青椒絲、胡蘿卜絲裝入盆里,加入精鹽、味精,澆上熱花椒油拌勻,裝盤即成。
熗萵苣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200克,萵苣200克,豬瘦肉200克,蘿卜40克,冬筍40克,水發木耳40克,水淀粉10克,花椒油1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水發腐竹切成3厘米長、半厘米寬的段,投入沸水中焯透,撈出晾涼,瀝凈水。將萵苣刮去皮,切成3厘米長、1厘米寬的象眼片,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肉切成柳葉片,裝碗用水淀粉上漿,投入沸水中劃散,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胡蘿卜刮去皮,切成2厘米長、1厘米寬的象眼片,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冬筍切成2厘米長、1厘米寬的象眼片,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木耳揀洗凈(大的撕成小片),投入沸水中略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腐竹段、萵苣片、肉片、胡蘿卜片、冬筍片、木耳裝入盆里,加入精鹽、味精、澆上熱花椒油拌勻,裝盤即成。
熗香菇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200克,水發香菇150克,豬瘦肉150克,青椒50克,胡蘿卜40克,冬筍25克,水淀粉10克,花椒油1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水發腐竹切成3厘米長、半厘米寬的段,投入沸水中焯透,撈出沖涼,瀝凈水。將香菇洗凈,去蒂,投入沸水中略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肉切成柳葉片,裝碗用水淀粉上漿,投入沸水中劃散,撈出沖涼,瀝凈水。將青椒切去辣筋,連同冬筍均切成2厘米長、1厘米寬的象眼片,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沖涼,瀝凈水。將腐竹段、香菇片、肉片、青椒片、胡蘿卜片、冬筍片裝入盆里,加入精鹽、味精,澆上熱花椒油拌勻,裝盤即成。
面筋燒腐竹
【原料】 水發腐竹200克,油面筋200克,豬瘦肉100克,水淀粉15克,熟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蔥花、姜絲、蒜片、精鹽、味精、醬油、料酒、醋、白糖、鮮湯各適量。 【做法】 將水發腐竹切成3厘米長的段,瀝凈水。將肉切成柳葉片,裝碗用水淀粉上漿。取小碗1只,添入鮮湯,加入醬油、精鹽、味精、醋、料酒、白糖、水淀粉,兌成汁,待用。炒鍋放置旺火上,放入油,待油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肉片、腐竹、油面筋,用筷子劃散,倒入漏勺,瀝凈油。原鍋留少許底油,放人蔥花、姜絲、蒜片,炒至出香味后,倒人事先兌好的汁,投入腐竹、油面筋、肉片,顛翻兩下,視芡著勻后,點明油,出鍋即成。 腐竹銀芽黑木耳 ·配 料: 腐竹150克,綠豆芽、水發黑木耳各100克,花生油20克,香油、鹽各5克,味精2克,水淀粉15克,姜10克,黃豆芽湯200克。 ·特 色: 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鋅、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補氣健胃、潤燥、利水消腫,可治療高血壓,也適于孕婦晚期食用,是胎兒骨骼發育所必需的食品。(haochi123.com) ·操 作: 1、 腐竹放在盆內,倒入開水蓋嚴,浸泡至無硬心時撈出,切成3-4厘米長的段。 2、 姜洗凈,切成末;綠豆芽擇洗干凈,放開水內氽一下撈出;黑木耳擇洗干凈,將大朵撕成小朵,也可在開水中過一下撈出。 3、 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姜末略炸,放入綠豆芽、黑木耳煸炒幾下,加黃豆芽湯、精鹽、味精,倒入腐竹,用小火慢燒3分鐘,轉大火收汁,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盛入盤內即成
芝麻鹽拌腐竹
■原料:腐竹、黃瓜、芝麻、鹽、雞精。 ■制法:將腐竹用溫水泡開,洗凈切成絲,黃瓜洗凈切成絲。 坐鍋點火,倒入芝麻、小火慢炒,炒熟后搟成面,加入鹽拌勻。 將調好的芝麻、鹽放入腐竹、黃瓜絲里,加雞精拌勻即可。 ■特點:清淡爽口。 參考資料:www.mhshw.co0m/cp/j1212832.html 腐竹白果薏米糖水 腐竹 75克 白果 75克 薏米 38克 雞蛋 2個 冰糖 150克 水 8杯或適量 做法: ① 薏米洗干凈。 ② 腐竹浸軟,白果去殼,然后用熱水浸片刻,撕去衣,去心。 ③ 煲滾8杯水或適量水,將白果、薏米放入煲半小時,然后加入腐竹、冰糖,煲至冰糖溶化,將雞蛋敲開并放入糖水中,煮至薏米剛熟即成。
白果和薏米都有清熱去濕的功效,天氣燥熱或胸中煩悶時,煲些白果薏米糖水吃,能清除燥熱,使身體舒暢。
砂鍋豆腐
嫩豆腐150克、胡蘿卜50克、菜心100克、腐竹、水發粉絲100克 豆腐切塊焯水后撈出,粉絲、腐竹泡發,胡蘿卜切塊;砂鍋內放粉絲、腐竹、胡蘿卜,在放入豆腐,加雞清湯,調好味后大火燒開,小火煨至入味,淋香油即成。
參考資料: http://wenwen.sogou.com/z/q714651909.htm
腐竹怎么做
們說的不新奇了!!!! 腐竹炸得吃!!!!! 涼水泡開!然后切段!撈出擠出水!在腐竹中間插入相當一樣長的火腿腸(火腿腸改刀,切成細絲)然后裹上炸料粉(各大超市都有賣!)下油鍋炸成微黃!裝盤! 注意!腐竹用開水泡的時候會爛! 炸好后可放些香菜在上面!吃的時候會更有味道! 我自己經常做!味道真得不錯!你得嘗嘗!
腐竹是怎樣制作的
腐竹是大豆磨漿燒煮后,凝結干制而成的豆制品。腐竹是從鍋中挑皮、捋直,卷成桿狀,經過烘干而制成的。腐竹以顏色淺麥黃,有光澤,蜂窩均勻,折之易斷,外形整齊的質佳。腐竹是豆制品的高檔食品,該產品營養價值之高,被人們廣稱為“素中之葷”,備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腐竹由黃豆制成,具有與黃豆相似的營養價值,如黃豆蛋白、膳食纖維及碳水化臺物等,對人體非常有益。腐竹的保健功能同豆漿相差無幾,幾乎適合一切人食用。
腐竹 營養分析:1. 腐竹中含有豐富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
2. 其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3. 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4. 還含有豐富的鐵,而且易被人體吸收,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療效。 腐竹 相關性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腐竹 食療作用:腐竹味甘、性平;
具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的功效。 腐竹 制作指導:1. 腐竹適宜于燒、拌成做配料;
2. 腐竹須用涼水泡發,這樣可使腐竹整潔美觀,如用熱水泡,則腐竹易碎;
3. 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扇潯⑺?、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腐竹適于久放,但應放在干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
誰能告訴我腐竹的制作方法?
原料腐竹200克,木耳100克,胡蘿卜50克.食用油25克,醬油15克,鹽1克,糖5克,料酒10毫升,香油、味精、蔥、姜各適量.制作:(1)用熱水漲發腐竹后,上火用清水煮軟,晾涼,切成斜刀段備用;木耳水發后洗去雜質,掰成小朵;胡蘿卜切成斜片,蔥姜切小片.(2)炒鍋上火,放入油燒熱,用蔥姜熗鍋爆香后放入腐竹、木耳、胡蘿卜炒勻,烹入料酒,加醬油、白糖、鹽和水,待開后改用小火,燒至汁濃后放入味精和香油,翻炒均勻出鍋裝盤.特點色澤棕紅,咸鮮微甜.
終于知道傳統的手工腐竹是怎樣做的了,見過的請舉手
把鍋里腐皮輕輕的拿起來,一鍋一次只出一根,三五分種一次.掛好的腐竹等晾干水風,成形 傳統腐竹制作的流程一般為: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干.把掛在竹竿上的腐竹順序排列起來晾干.腐竹是我們是飯桌上常有的美食.傳統黃豆腐竹是不是感覺非常的簡單?
請問腐竹怎么做的?
制作方法
1.精選原料:制作腐竹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為突出腐竹成品的鮮白,所以必須選擇皮色淡黃的大豆,而不宜采用綠皮大豆。同時還要注意選擇顆粒飽滿、色澤黃亮、無霉變、無蟲蛀的新鮮黃豆、通過過篩清除劣豆、雜質和砂土,使原料純凈,然后置于電動萬能磨中,去掉豆衣。
2.浸豆磨漿:把去衣的黃豆放入缸或桶內,加入清水浸泡,并除去浮在水面的雜質。水量以豆置容器不露面為度。浸水時間,夏天約20分鐘,然后撈起置于籮筐上瀝水,并用布覆蓋豆面,讓豆片膨脹。氣溫在35℃左右時,浸后要用水沖洗酸水;冬天,若氣溫在0℃以下,浸泡時可加些熱水,時間3~40分鐘,排水后置于缸或桶內,同樣加布覆蓋,讓其豆片肥大。通過上述方法,大約8小時左右,即可以磨漿。磨時加水要均勻,使磨出來的豆漿細膩白嫩。炎夏季節,蛋白質極易變質,須在磨后3~4小時內把留存在磨具各部的酸敗物質沖洗凈,以防下次磨漿受影響。
3.濾漿上鍋:把豆漿倒入缸或桶內,沖入熱水。水的比例,每100千克黃豆原料加500千克的熱水,攪拌均勻,然后備好另一個缸或桶,把豆漿倒入濾漿用的吊袋內。濾布可用稀龍頭布,反復攪動,使豆漿通過濾布眼流入缸或桶內。待全部濾出豆漿后,把豆渣平攤于袋壁上,再加熱水攪拌均勻,不斷搖動吊袋,進行第二次過濾漿液;依此進行第三次過濾,就可把豆漿瀝盡。然后把豆漿倒入特制平底鐵鍋內。
4.煮漿挑膜:煮漿是腐竹制作的一個技術關鍵。其操作步驟是:先旺火猛燒,當鍋內豆漿煮開后,爐灶立即停止鼓風,并用木炭、煤或木屑蓋在爐火上抑制火焰,以降低爐溫,同時撇去鍋面的白色泡沫。過5~6分鐘,漿面自然結成一層薄膜,即為腐竹膜。此時用剪刀對開剪成兩瓣,再用竹竿沿著鍋邊挑起,使腐膜形成一條竹狀。通常每口鍋備4條竹稈,每條竹竿長80厘米,可掛腐竹20條,每口鍋15千克豆漿可揭30張,共60條豆腐筋,在煮漿揭膜這一環節中,成敗的關鍵有三:(1)降低爐溫后,如炭火或煤火接不上,或者太慢,鍋內溫差過大,就會變成豆腐花,不能結膜。停止鼓風后,必須將先備好的燒紅的炭火加入,使其保持恒溫。有條件的可采用鍋爐蒸汽輸入漿鍋底層,不用直接火煮漿。(2)鍋溫未降,繼續燒開,會造成鍋底燒疤,產量下降。(3)鍋內的白沫沒有除凈時,可直接影響薄膜的形成。
5.烘干成竹:豆腐筋宜烘干不宜曬,日曬易發霉。將起鍋上竿的腐竹膜放入烘房,烘房內設烘架,其長5米、高1米。并設火爐,把掛稈的腐竹懸于烘房內,保持60℃火溫。若火溫過高,會造成竹腳燒焦,影響色澤。一般烘6~8小時即干。每100千克黃豆可加工干腐竹60~65千克。干后頭尾理齊,可采用塑料薄膜袋裝成小包。腐竹性質較脆,屬易碎食品,在貯存運輸過程中,必須注意防止重壓、掉摔;同時注意防潮,以免影響產品質量,降低經濟價值。近年來國內腐竹廠為了解決腐竹成品的易碎問題。在豆漿尚未形成薄膜之前,向豆漿中按每千克加蛋氨酸5克、甘油40克,改進氨基酸的配比,從而改善腐竹的物理性能,變得不易破碎,且產量提高,在30℃條件下,可以貯存6個月,保持原有風味不變。
產品特點 色淡黃,油面光亮,豆香濃郁,入湯不化,味道鮮美,含有蛋白質45%,是素食上品。
腐竹是用什么做的
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扇?、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腐竹適于久放,但應放在干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
工藝流程 選豆→去皮→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干→包裝
制作方法 1.選豆去皮。選擇顆粒飽滿的黃豆為宜,篩去灰塵雜質。將選好的黃豆,用脫皮機粉碎去皮,外皮吹凈。去皮是為了保證色澤黃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2.泡豆。將去皮的黃豆用清水浸泡,根據季節,氣溫決定泡豆時間:春秋泡4~5小時,冬季7~8小時為宜。水和豆的比例為1∶2.5,手捏泡豆鼓漲發硬,不松軟為合適。
3.磨漿甩漿。用石磨或鋼磨磨漿均可,從磨漿到過濾用水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漿汁。采用甩干機過濾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無漿水為標準。
4.煮漿濾漿。漿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內,用蒸汽吹漿,加熱到100~110℃即可。漿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篩床,再進行1次熟漿過濾,除去雜質,提高質量。
5.提取腐竹。熟漿過濾后流入腐竹鍋內,加熱到60~70℃左右,約10~15分鐘就可起一層油質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將薄膜從中間輕輕劃開,分成兩片,分別提取。提取時用手旋轉成柱形,掛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6.烘干包裝。把掛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順序排列起來。烘干房溫度達50~60℃,經過4~7小時,待腐竹表面呈黃白色、明亮透光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