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目鏡加物鏡與數碼顯微鏡有什么區別?
分辨率主要取決于物鏡.目鏡的放大率在10倍左右.需要看差不多0.1mm的東西,用100倍物鏡加上你說到這種電子目鏡是完全可以的.主要可能問題是分辨率,直接插在目鏡筒上的這種電子目鏡一般分辨率要比全尺寸的CCD小.不過只是測量,不是非常注意細節,應該夠用的.數碼放大鏡,200萬像素,圖像的質量也不好,分辨率有可能不夠.
光學顯微鏡、亞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由于受放大倍數和分辨率的限制,觀察到細胞中的結構比較局限,可以看到細胞核、葉綠體、液泡等較大的結構的基本形態. 電子顯微鏡可以觀察到更加細致的結構,如線粒體等細胞器的內部結構,細胞膜的大體結構等方面. 都是用來觀察細胞組織的細微結構.不同之處:普通光學顯微鏡分辨率低(0.2微米),放大率低( 2000 ),不能分析化學成分.電子顯微鏡分辨率0.1~0.2納米,放大率幾萬~上百萬,能分析化學成分.
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普通顯微鏡都有神馬區別?
電子顯微鏡的光源是電子束,能夠看到小于0.2微米的亞顯微結構,光學顯微鏡的光源是可見光,最大放大倍數是1500倍,不能看到亞顯微結構,ok! 滿意請采納,不懂可追問
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是兩種不同的顯微鏡,二者在定義上,分類上,組成結構上有區別。
1、定義不同
光學顯微鏡(英文Optical Microscope,簡寫OM)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
電子顯微鏡技術的應用是建立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之上的,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為0.2μm,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為0.2nm,也就是說透射電子顯微鏡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上放大了1000倍。
2、分類不同
光學顯微鏡有多種分類方法,按使用目鏡的數目可分為三目,雙目和單目顯微鏡;按圖像是否有立體感可分為立體視覺和非立體視覺顯微鏡;按觀察對像可分為生物和金相顯微鏡等;按光學原理可分為偏光,相襯和微分干涉對比顯微鏡等。
電子顯微鏡按結構和用途可分為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反射式電子顯微鏡和發射式電子顯微鏡等。
3、組成結構不同
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主要包括物鏡、目鏡、反光鏡和聚光器四個部件。廣義的說也包括照明光源、濾光器、蓋玻片和載玻片等。
電子顯微鏡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柜三部分組成。
擴展資料:
光學顯微鏡的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光學顯微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電子顯微鏡
數碼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有什么區別
數碼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有什么區別 關鍵要看您的用途及使用范圍來選擇. 主要區別是:光學顯微鏡是傳統的顯微鏡,是光學鏡頭(目鏡和物鏡)組成放大,直接通過物鏡觀測被測物體. 數碼顯微鏡是通過CCD或者CMOS系統把圖像取到電腦屏或者電視屏幕上觀測被測物體.
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有什么區別比如說,在光學顯微
電子顯微鏡常見有:LJ-HD01 高清顯微鏡, LJ-HS01 HDMI顯微鏡,LJ-DSX01電視顯微鏡,LJ-SPX01視頻顯微鏡, LJ-DZF電子放大顯微鏡,LJ-CL01 拍照測量顯微鏡 ,LJ-DZX01 數碼顯微鏡等.光學顯微鏡常見有:LJ-TS01 體視顯微鏡,LJ-SZM 實體顯微鏡,三目顯微鏡LJ-ST03,LJ-CLP03金相顯微鏡等.它們的區別:電子顯微鏡,有經過電子信號進行處理.
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有什么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最大的區別在于二者用作觀測的光不一樣。
光學顯微鏡使用可見光,電子顯微鏡使用高能電子束。
根據瑞利判據,顯微鏡的分辨率約為使用光波長的一半。
可見光的波長是300-600個納米,所以幾百個納米的結構,比如細胞,細菌就可以用光學顯微鏡。(另外有特殊的光學顯微鏡可以看到更小的結構)。
高能電子束的波長是與加速電壓有關的,常用的200kv的加速電壓下,電子的波長為0.0027nm,但是由于像差,球差以及工藝上的缺陷,在電子顯微鏡剛剛出現時分辨率還不如光學顯微鏡,但是隨著技術進步,特別是近十年球差電子顯微鏡的發展,使得目前分辨率能夠達到0.01nm的量級,可以觀測氫原子像。
如果你希望更深入了解顯微鏡的發展史,推薦《清晰的納米世界》,章效鋒 ,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是一部優秀的顯微鏡史
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的區別(高中生物)
1、發展歷史不同
光學顯微鏡的發展是電子顯微鏡發展的基礎。17世紀中葉,英國的羅伯特·胡克和荷蘭的列文虎克,都對顯微鏡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665年前后,胡克在顯微鏡中加入粗動和微動調焦機構、照明系統和承載標本片的工作臺。這些部件經過不斷改進,成為現代顯微鏡的基本組成部分。
而電子顯微鏡的發展歷史較短,1926年漢斯·布什研制了第一個磁力電子透鏡。
2、原理不同
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而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放大的效應。
3、組成不同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主要包括物鏡、目鏡、反光鏡和聚光器四個部件。廣義的說也包括照明光源、濾光器、蓋玻片和載玻片等。而電子顯微鏡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柜三部分組成。
4、焦點不同
光學透鏡的焦點是固定的,而電子透鏡的焦點可以被調節,因此電子顯微鏡不像光學顯微鏡那樣有可以移動的透鏡系統。
5、分辨率不同
電子顯微鏡技術的應用是建立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之上的,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為0.2μm,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為0.2nm,也就是說透射電子顯微鏡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上放大了1000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光學顯微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最大的區別在于所使用波長不同,前者使用可見光,分辨率最高達0.1微米級,最高有效放大倍率只能到1600倍左右,而且相應的景深也很小(微米級).后者使用電子,根據物質波波長理論,在幾十千伏至幾百千伏的電壓加速下,可使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達到納米級,比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高千倍.當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較小時,其景深很大,可以拍出很有立體感的照片來
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有什么區別
光學顯微鏡只能看到細胞和部分細胞器,如線粒體和葉綠體,但只能看到其存在,看不到細胞器的具體結構(如葉綠體的基粒、線粒體的脊就不能看到) 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細胞器的精細結構,甚至可以看到病毒這種最小生物的結構,更甚至可以看到大分子,如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