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膏是什么???
 
呵呵,很古老的一種護膚霜 我小時候用過,大概90年代初吧,白色的,一般用一個圓形的,5厘米直徑,高1厘米左右的鐵皮盒裝,盒子上寫著白色的3個大字“雪花膏”,那時候都用這個還是個很時髦的事情呢,現在早都沒人用了,被歷史淘汰了 現在連農村都沒有賣的了
雪花膏是什么
 
雪花膏其實是年齡大一點的人對擦臉的潤膚霜的稱呼,就是我們現在用的護膚霜,潤膚用的.
雪花膏是干什么的 好用嗎 哪個牌子的最好
 
雪花膏是乳液和面霜二合一的哈 主要是補水保濕,鎖住水分,可以提亮膚色的
雪花膏有什么作用呢
雪花膏是年輕女性令男子心旌蕩漾的僅有的秘密武器.上了年齡的女人不能用,否則會有“妖精”之嫌均衡營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辛辣食物多喝水,補充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增強抵抗力.
什么是化妝用的 雪花膏??
如果你的皮膚屬于干性,就選擇補水的霜或是水,油性選擇控油的.雪花膏是以前的對霜的一種叫法吧,現在的化妝品幾乎沒有這種了.
什么是雪花膏?
這是很古老的一種美容產品了.大概在七八十年代就有.現在想買那東西.太少了.估計很困難. 雪花膏就是類似于現在的面霜.一種膏狀的東西,抹臉的
簡答雪花膏的由來和作用?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城市的街頭到處都能看見上海女人雪花膏的廣告。上海是中國最早有規模生產的化妝品之一,俗稱“雪花膏”,產地上海,并由上海“大陸藥房”總經銷。舊日的廣告上,印著當時的當紅明星白楊,甜心一般的笑容,胸前一束鮮花,那扮相讓當時的女人心向往之。廣告上說它是“最為愛美仕女之妝臺良伴”。護膚品牌還有鐵盒裝的百雀羚、秋蝶、上海牌和紅梅,雅霜已經算奢侈品了。但如果把蚌殼油也算進去的話,品種就多了一樣。那時,精打細算的女人會把用完的雅霜瓶子留到第二年冬天,到百貨公司去買分零的雪花膏,這樣就有了雅霜長用不竭的感覺。
雪花膏的作用,在于給皮膚輸送營養,以保護皮膚濕潤和富有彈性。如使用得當,能使 皮膚有嫩白艷麗之感
保護皮膚,不致干燥、皸裂或粗糙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什么是雪花膏哪有賣的啊
雪花膏是乳液以前的叫法.超市里面有,百雀羚鐵盒的那個以前就叫雪花膏.還有友誼雪花膏……超市就有,就幾塊錢的事.
雪花膏是什么做的?
雪花膏(vanishing cream; face cream)xuě huā ɡāo 一種非油膩性的護膚化妝品。涂在皮膚上立即消失,類似雪花,故名。一般是硬脂酸和堿類溶液中和后生成的陰離子型乳化劑為基礎的油/水型乳化體。能使皮膚與外界干燥空氣隔離,調節皮膚表皮水分的揮發,從而保護皮膚,不致干燥、皸裂或粗糙。
在各種化妝品中,雪花膏(霜)滋潤皮膚的效果最好。其主要功用是保護皮膚,不受外界溫度和濕度變化的刺激,補充適當的水分和乳化脂肪,以保持皮膚健康和防止皮膚衰老。 擦雪花膏的作用,在于給皮膚輸送營養,以保護皮膚濕潤和富有彈性。如使用得當,能使皮膚有嫩白艷麗之感。反之,害處也大。當然皮膚的類型也不是永遠不變的,是隨著季節和年齡的變化而變化的。例如,脂肪性皮膚的人,秋、冬兩個季節,應用些中性雪花膏,夏季用些干性雪花膏。總之皮脂分泌減少時補充油分,皮脂分泌增多時,補充水分。準確掌握皮膚的變化規律,隨時進行調節,可以永葆皮膚濕潤美麗,細嫩潔白。
雪花膏是怎麼制成的?
以下轉自 中國致富信息網 – 實用技術 – 生物化工
剛剛看到的覺得很有趣~轉過來大家分享一下
雪花膏,有的還稱作潤膚膏或香霜。其名我的由來是由于它的膏體潔白,涂在皮膚上能象“雪花”一樣和奶快消失之故,英國人稱這類品種為“消失性潤膚膏”。
(一)雪花膏的特生:用雪花膏擦面后,不感覺油膩,又能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特別適于在濕度較大的季節和地區使用。這種特點是由于雪花膏的乳化形式是“油中水中型”決定的,雪花膏是由水和硬脂酸(油性物質)為主要成份所制成,水和油在一般的情況下互不相溶,但如果在油中加入帶有表面活性的洗滌劑(如肥皂、合成洗滌劑等)后,加入攪拌和震動,油就會被分成極細的液滴,經過相當長時間,仍不分離,而是保持牛奶狀,這就叫乳化作用。水和油的乳化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少量的油分散在多量的水中,這時水是連續性的,油被分散為細小顆粒,這種類型就叫“油在水中型”,俗稱“水包油”,用W/Q表示。香脂就屬于后一種類型。
由于雪花膏的乳化體為水包油型。所以它是屬于非油膩性的護膚品,涂在皮膚上以后,水分蒸發掉留下少量的脂肪形成一層薄膜,防止皮下水分的進一步蒸發,從而使人感覺到皮膚既不枯干粗糙,又不感到特別油膩。
(二)原通常制造雪花膏的四種配方如下:
1、脂蠟酸11.34份,碳酸鈉10.42份,甘油11.83份,水47.32份,海士林水59.15份。
2、脂蠟酸16份,甘油6份,氨水1.2份,水96份,香料適量。
3、脂蠟酸10份,碳酸鈉1.1份,水80~90份,甘油15份,海士林水20份,人造杏仁油少量,玫瑰麝香適量。
4、脂蠟酸20份,棒狀氫氧化鉀1.4份,甘油5份,水80份,硼砂3份。
制造方法是:先將脂蠟酸放在鍋中,加熱至85℃,等其溶解。另外把碳酸鈉和氫氧化鉀溶于同溫度的水中,然后加入甘油攪勻,再把它慢慢注入已溶解的脂蠟酸中,充分拌和,約10分鐘,等完全溶化便停火,但仍要繼續攪拌。待溫度降至20℃時,加入香料,貯于瓶中。
制造過程中應注意幾點事項:(1)攪拌時不要驟然停止,否則溫度不一致,堿化不勻,以致起顆粒,制成品就變成粗糙不堪用;(2)溫度不能超過85℃,如超過會造成硬脂酸熱解,使品物變黃;(3)水量不要加得過多,以免稀薄;(4)加甘油的,須在起堿化作用時,或完全冷地時加入;(5)溫度高時不要加香料,以免被蒸發,最好在20℃時加入。此外,要使膏質細勻,須注意脂蠟酸是否已溶解凈盡,攪拌是否充分;要使色澤光潤,不要忘記加入氫氧化鉀或海士林水;要使色澤歷久不變,應加入硼沙或硼酸或安息香酸;要經久 干燥,不妨多加些甘油。
以上是原通常簡易配制的方法,現在普及型雪花膏的配方是:硬脂酸28、甘油25、碳酸鉀1、硼砂0.6、蒸餾水130~150、香料適量。制法是:先將硬脂酸熔化,邊攪邊加入甘油,間續逐漸升溫至80℃。另外將硼砂、碳酸鉀溶解在水中,加熱到與甘油相同溫度、然后將二種液體單方向不間斷地混攪,直到溫度降至20℃室溫時倒入適量香料再攪幾分鐘即成。
以下再把現在雪花膏制作工藝較詳細介紹如下:
(三)雪花膏的原料及作用:雪花膏的原料有硬脂酸、甘油、堿、水和香精。雪花膏之所以有潔白的乳狀體,主要是由硬脂酸、堿 和水決定的。這三種原料缺一就無法制成雪花膏,因此,對這三種主要原料,應該特別注意。當然,甘油質量的好壞也會影響到成品的質量,香精不僅決定成品的香味,對膏體和色澤也有一定影響。不過這兩種原料,在雪花膏制造時,不會引起化學反應。
1、硬脂酸:純凈的硬脂酸為白色針狀或片狀結晶塊,通常為蠟狀。成品規格有單壓、雙壓和三壓三種,以三壓最純。硬脂酸是雪花膏的主要原料,一小部分與堿中和成肥皂,作為膏體的乳化劑;另一大部分與甘油、水等原料在肥皂的作用下形成乳狀體。雪花膏中的硬脂酸用量過多,膏體就稠厚,在保管過程中容易發硬結塊;用量過少,會使膏體稀薄,甚至不成膏,儲存中易分離出水。膏體中硬脂酸的含量約在10~25%左右,以15%最為適宜。
2、甘油:甘油是一種澄清無色或淡黃色的粘性液體,味甜而溫,無臭,能和任何比例的水混溶,吸水性很強,但不易揮發。這些特性決定了它在的雪花膏中良好作用。甘油能使用權膏體中的水份不至揮發,有利于雪花膏的潤滑性和粘度,并且還可以增加膏體的耐寒性。制造雪化膏所用的甘油,應該是無色透明、無臭,純度在98%以上,比重在20℃時是1.26。如甘油不足,也可用山梨醇或乙二
4、藥物雪花膏:這是在優質雪花膏的膏體中,加入有關裝物制成的。常見的有雀斑霜、粉刺霜、防裂霜等,其中防裂霜是冬季專用的護膚用品。其膏體中除含有一般雪花膏成份外,還加有較多的羊毛脂、收斂劑和消毒殺;菌劑。羊毛脂具有軟化角質皮層的特殊作用,已經皴裂的皮膚,用熱水洗凈,每天涂防裂霜三次,三、四后皮膚即可恢復滋潤。
除上述四種類型以外,還有一種中性雪花膏,但品種較少,如上海生產的“友誼潤養霜”、“牡丹潤膚霜”等。
(六)雪花膏的品質要求:
1、感官指標:(1)色澤膏體色澤應潔白有光澤,不能發黃、發黑和有其它雜色;(2)膏體組織:稀稠度應適當,質地細膩,不能含有粗粒、雜質和結塊,也不得出現劇烈干縮和分離出水的現象;(3)氣味:用味應定型、持久,不得有強烈的刺激味;(4)包裝整潔、美觀、封口嚴密,商標圖案清晰,色澤鮮艷。
2、理化指標:(1)耐熱性:在50±1℃條件下,6小時后膏體無油水分離現象;在40±1℃條件下,6小時后膏體不得流動;(2)耐寒性:在-5±1℃放置6小時后恢復室溫膏體應能使用;在-5±1℃放置3小時,再在室溫中放置3小時后,膏體應無油水分離現象;(3)干縮度:在一年以內,其凈重最多不能少于原凈重的90%。
3、常見毛病及生產原因:(1)膏體劇烈干縮,主要由于瓶口封閉不嚴,或存放過久,膏體內水份揮發過多所致;(2)膏體分離出水,主要是由于配料失當,皂化不良,膏體組織受到破壞所致,此外,大瓶散裝雪花膏,發順零售過程中過分攪動,乳化體遭到破壞后,也會分離出水,因此零售大瓶雪花膏,如在零售過程中過分攪動,乳化體遭到破壞后,也會分離出水,因此零售大瓶雪花膏,應人上到下,一層一層地邊賣邊取,防止上下翻攪;(3)膏體變色,主要是由于生產上的問題所致,如原料不純,制作時溫度過高,香精內含有易變色的物質等;(4)膏體粗糙,擦用時起條,也是生產上的毛病所致,如原料混合時溫度過低,攪拌不勻,堿性原料不能全部中和,致使少量游離堿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