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頭和海蜇皮有什么區別,外觀上如何區別?
海蜇皮質脆,浸泡后,涼開水沖洗切碎,常作涼拌菜食用.若用食醋少許拌食,常食可治甲狀腺腫大.其中間肉厚者稱“海蜇頭”,邊緣肉薄者稱“海蜇皮”,均可作藥用.
海蜇頭與海蜇皮的區別
海蜇頭貴
海里的海蜇和我們吃的海蜇頭有什么區別啊??
海蜇頭只是海蜇的觸須部分,而且是經過加工的,其它沒什么區別.
海蜇只分為海蜇頭和海蜇皮兩種嗎?
海蟄頭和海蟄皮是海蟄經加工后同一種
生物
身體上的不同部位。海蟄頭是由海蟄身體下(裙)部加工而成,海蟄頭是由海蟄身體的上(傘)部加工而成。蟄皮圓形片狀,蟄頭簇狀不規則形。
海蟄活體含水量95%以上,撲捉后需要用白礬脫水,再用鹽腌制。在海蟄加工中常有幾礬所說,一次加帆稱為一礬,一般說來,以三礬加工出的海蟄質量較好(水少質優脆),但市場上不多見。
依海蟄品種不同,所加工出的海蟄…
海蟄頭和海蟄絲有什么區別
海蜇頭是水母的頭部,一般在市場上賣的話是塊狀的.海蜇絲是水母觸須的那個部位,一般呈條狀.據我所知,市場上賣的有白和棕褐這兩種顏色的海蜇.
海蜇頭和海蜇有什么區別啊?
海蜇頭是邊上的 海蜇是身體部分的 海蜇頭硬很多 海蜇就比較軟一點了
海蜇和海蜇頭有啥區別?
一樣
蟄 螫 蜇怎么區分
螫 shì
部首筆畫
部首:蟲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7
五筆86:FOTJ 五筆98:FOTJ 倉頡:GKLMI
筆順編號:12132343134251214 四角號碼:4813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7AB
基本字義
1. 有毒腺的蟲子刺人或動物。
詳細字義
〈動〉
1. 毒蟲或毒蛇咬刺 [sting]
自后人有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則愈。——沈括《夢溪筆談》
2. 又如:螫手(咬手);螫刺(扎,刺);螫毒(蜂、蝎等以尾針螫刺行毒。比喻毒害);螫噬(毒蟲刺人和野獸咬人);螫蟲(尾部有毒針可刺人的蟲)
3. 因惱怒而加害 [do harm]
有刑法而死,無螫毒,故奸人服。——《韓非子·用人》
4. 又如:螫搏(螫刺和攫取。毒害人民);螫蝎(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常用詞組
1. 螫蜂 shìfēng
[dryinid] 螫蜂科的一種
2. 螫針 shìzhēn
[stinger] 昆蟲類。各種攻擊和防御的銳利器官的任何一種(如蜜蜂的螫刺,蝎子的尾鞭,螞蜂的毒螫),通常與一個毒腺相連接或通過其它途徑以適應于刺傷或注射一種有毒分泌物
螫 zhē
基本字義
1. 義同(一),用于口語。
蜇 zhé
部首筆畫
部首:蟲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3
五筆86:RRJU 五筆98:RRJU 倉頡:QLLMI
筆順編號:1213312251214 四角號碼:5213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707
基本字義
1. 〔海~〕海里生的一種腔腸動物,形狀像張開的傘,可供食用。簡稱“蜇”,如“~頭”,“~皮”。
詳細字義
〈名〉
1. 腔腸動物。即“水母”。俗稱“海蜇” [jellyfish]。身體作半球形,上面有傘狀部分,俗稱“海蜇皮”。下面有口腔八條,俗稱“海蜇頭”。可食。如:海蜇;蜇花(指海蜇腹下的眾多的腳)
2. 另見 zhē
蜇 zhē
詳細字義
〈動〉
1. 毒蟲叮刺 [sting]
苦咸酸辛,雖蜇吻裂鼻,縮舍澀齒,而咸有篤好之者。——唐· 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后題》
2. 又如:蜇殺(毒蟲叮咬致死);蝎子蜇人;蜇螫(毒蛇咬)
3. 刺痛;刺傷 [stab]
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列子》
4. 又如:切洋蔥蜇眼睛;蜇鼻(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
5. 折磨;毒害;苦楚 [rack;torment;torture;suffering]
如來!我師徒受了萬蜇千魔,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西游記》
6. 另見 zhé
蟄zhé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蟄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蟲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2
五筆86:RVYJ 五筆98:RVYJ 倉頡:QILMI
筆順編號:121354251214 四角號碼:5513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6F0
基本字義
1. 動物冬眠,藏起來不吃不動:入~。驚~。~伏。~蟲。~居(像蟲子冬眠長期躲在一個地方,不出頭露面)。~藏(cáng )。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蟲,執聲。本義: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
2. 同本義 [hibernate]
蟄,藏也。——《說文》
蟄,靜也。——《爾雅》
蟄蟲始振。——《呂氏春秋·孟春》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易·系辭下》。虞注:“蟄,潛藏也。”
3. 又如:蟄地(謂潛藏在地下)
4. 蟲類伏藏洞穴不出 [seclude]
掌攻蟄獸。——《周禮·穴氏》
5. 又如:蟄戶(動物藏伏的洞穴)
6. 喻潛藏而未披露 [conceal]
久蟄之人心。——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常用詞組
1. 蟄藏 zhécáng
[torpor] 蟄居,潛藏
蟄藏于洞窟之中
2. 蟄蟲 zhéchóng
[dormant insect] 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蟲子
3. 蟄伏 zhéfú
(1) [torpor]∶動物冬眠
(2) [live in seclusion]∶指人蟄居
蟄伏家中
4. 蟄居 zhéjū
[live in seclusion] 長期隱居在某個地方,不出頭露面
蟄居山村
沙蟄和海蜇的區別
沙蟄和海蜇的主要區別如下:
1、包含
沙蟄包含沙海蜇一種種類;
海蜇包含有面蟄、錦蟄、沙蟄等種類。
2、特征不同
沙蜇成體傘部呈半球狀,中膠層厚而堅硬,外傘面具有較密的粒狀凸起,傘緣約有96-112個緣瓣。傘柄部粗短,有8條二翼形口腕,各口腕末端均無棒狀附器。成體傘徑一般為50厘米以上,最大可超過1米以上。
海蜇的身體呈鈴形或倒置的碗形,或傘形,向外凸出的一面稱外傘面(exumbrella)或上傘面,凹入的一面稱下傘面(subumbrella),下傘面的中央有一下垂的管稱垂唇(manubrium),垂唇的游離端為口,傘的邊緣有一圈觸手,鉤手水母下傘的邊緣向內伸出一圈窄的膜狀結構,稱為緣膜(velum),緣膜是水螅綱水母的特征。
3、主要分布地方不同
沙蟄主要分布于我國黃海至浙江舟山沿海 ;
海蜇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南沿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沙海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海蜇
海蜇頭的海蜇頭鑒別
良質海蜇頭——呈黃色或棕黃色,有光澤;邊緣無雜質,肉質堅實而具有韌性,無湯心;口感脆嫩。
劣質海蜇頭——呈茶褐色,無光澤;邊緣有雜質,肉質松軟,不具韌性;食時無脆嫩感。 一級品:肉干完整,色澤淡紅,富有光亮,質地松脆,無泥沙、碎桿及夾雜物,無腥臭味。
二級品:肉干完整,色澤較紅,光亮差,無泥沙,但有少量碎桿及夾雜物,無腥臭味。
吃海蜇頭之前要注意檢查,以免引起腸道疾病。 熱量(千卡) 74硫胺素(毫克) 0.07蛋白質(克) 6核黃素(毫克) 0.04脂肪(克) 0.3煙酸(毫克) 0.3碳水化合物(克) 11.8維生素C(毫克) 0膳食纖維(克) 0維生素E(毫克) 2.82維生素A(微克) 14膽固醇(毫克) 10胡羅卜素(微克) 12.9鉀(毫克) 331視黃醇當量(微克) 69鈉(毫克) 467.7鈣(毫克) 120鋅(毫克) 0.42鎂(毫克) 114銅(毫克) 0.21鐵(毫克) 5.1磷(毫克) 22錳(毫克) 1.76硒(微克)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