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硯中“歙硯”歙的讀音?
歙shè 硯: 1.江西省婺源縣歙溪所產(chǎn)的石硯.婺源古屬歙州,故名.歙硯又稱婺源硯、龍尾硯,始制于唐開元間.石質(zhì)堅韌潤密,不吸水,發(fā)墨不傷毫,造型典雅渾樸,與端硯并稱于世.見宋人著《硯史》、《歙州硯譜》、《歙硯說》.
歙硯怎么拼音?歙硯用來干什么用?
歙 硯
xī yàn
一聲 四聲
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產(chǎn)于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chǎn)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yōu),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chǎn)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chǎn)歙硯。
歙硯的制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適合制硯的是輕度千枚巖化的板巖[1]。其主要礦物成分為絹云母、石英、黃鐵礦、磁黃鐵礦、褐鐵礦、炭質(zhì)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硯鋒為片狀硯鋒。歙硯石的花紋結(jié)構(gòu)十分突出,分為魚子紋、羅紋、金暈紋、眉紋、刷絲紋等類型。由于其礦物粒度細,微粒石英分布均勻,故有發(fā)墨益毫、滑不拒筆、澀不滯筆的效果,受到歷代書法家的稱贊。造型渾樸,浮雕、淺浮雕、半圓雕等手法是歙硯臺的工藝風格和特點。
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后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zhì)堅麗,呵氣生云,貯水不涸”。2004年9月中國輕工聯(lián)合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協(xié)會授予歙縣“中國歙硯之鄉(xiāng)”榮譽稱號。
歙硯怎么讀?
歙硯(shè yàn)因產(chǎn)于安徽歙縣而得名.以婺源(今屬江西)龍尾山下溪澗中的石材所制最優(yōu),故歙硯又稱龍尾硯.唐開元年間已有生產(chǎn),南唐時形成一定規(guī)模.歙硯石具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嗀里,金聲而玉德”等優(yōu)點.按天然紋樣可分為:眉子、羅紋、金星、金暈、魚子、玉帶等石品.
歙硯念什么 怎么拼
xī yàn http://www.lfzz.cn/tools/dict.asp
四大名硯幾個名念什么?求拼音?
端硯 歙硯(歙念 she 第四聲,音同“設(shè)”) 洮硯(洮念 tao 第二聲,音同“桃”) 澄泥硯(澄念 deng 第四聲,音同“鄧”)
中國四大名硯叫什么名字?怎么讀?最好注上拼音.謝謝1
中國四大名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shè)硯、甘肅洮(táo )州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dèng)泥硯,它們是我國傳統(tǒng)的四大優(yōu)質(zhì)名硯.
歙念什么念什么啊
歙xī shè Shè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歙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jié)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歙 xī
部首筆畫
部首:欠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6
五筆86:WGKW 五筆98:WGKW 倉頡:OMNO
筆順編號:3412515415413534 四角號碼:87182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B59
基本字義
1. 收斂,吸進:“將欲~之,必固張之”。 2. 古同“翕”,和洽。
詳細字義
〈動〉
1. 吸氣或通過呼吸吸入 [inhale]
歙,縮鼻也。從欠,翕聲。——《說文》。字亦作噏。
將欲噏之,必固張之。——《老子河上本》
崩騰歙眾流,泱漭環(huán)中國。——《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
歙蠡吞沱。——《石帆銘》 2. 通“翕”。收縮,斂息 [furl]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老子》
開闔張歙。——《淮南子·本經(jīng)》
開閉張歙。——《淮南子·精神》
為之以歙,而應(yīng)之以張。——《淮南子》 3. 又如:歙肩(聳肩。形容身子微縮,作恐懼、諂媚狀) 4. 聚集 [accumulate]。如:歙集(聚集)
〈形〉
1. 和諧,融洽 [harmonious]
郡中歙然。——《漢書·韓延壽傳》 2. 又如:歙然(和洽的樣子;安定的樣子);歙歙(無所偏執(zhí)的樣子;投合的樣子,朋比為奸的樣子) 3. 另見 shè
歙 shè
基本字義
1. 〔~縣〕地名,在中國安徽省。簡稱“歙”,如“~硯”。
常用詞組
1. 歙硯 shèyàn
[She inkstone] 硯臺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縣、江西婺源縣所產(chǎn)石料制成歙 Shè
詳細字義
〈名〉
1. 縣名 [She county]。中國安徽省南部的縣。徽墨、翕硯為其特產(chǎn) 2. 另見 xī
歙怎么讀
歙〈名〉she 縣名 歙硯 歙 <動> xi 吸氣或通過呼吸吸入 歙,縮鼻也.從欠,翕聲.――《說文》.字亦作噏.將欲噏之,必固張之.――《老子河上本》崩騰歙眾流,泱漭環(huán)中國.――《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歙蠡吞沱.――《石帆銘》通“翕”.收縮,斂息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老子》開闔張歙.――《淮南子·本經(jīng)》開閉張歙.――《淮南子·精神》為之以歙,而應(yīng)之以張.―― 歙xī ⒈吸氣,收斂.歙shè ⒈歙縣,在安徽省.
請注音:”簟璁醭歙艽绱癀穡魍旃傯彘硪钚鰣硐蓰’ 分別讀什么?
簟 <名>diàn
(形聲。從竹,覃聲。本義:竹席)
同本義
也指用蘆葦編制的席
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禮記》
簟diàn 1.供坐臥鋪墊用的葦席或竹席。 2.指日常用來作障蔽和墊物的竹席。 3.竹名。參見”簟竹”。
璁 <名>
似玉的美石,多作裝飾品
璁cōng 1.似玉的美石,多作裝飾品
醭 <名>
醋或醬油等表面上長的白色霉
醭bú 1.酒、醬、醋等因敗壞而生的白霉。亦泛指一切東西受潮而表面出現(xiàn)霉斑。
歙〈名〉she
縣名
歙硯
歙 <動> xi
吸氣或通過呼吸吸入
歙,縮鼻也。從欠,翕聲。――《說文》。字亦作噏。
將欲噏之,必固張之。――《老子河上本》
崩騰歙眾流,泱漭環(huán)中國。――《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
歙蠡吞沱。――《石帆銘》
通“翕”。收縮,斂息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老子》
開闔張歙。――《淮南子·本經(jīng)》
開閉張歙。――《淮南子·精神》
為之以歙,而應(yīng)之以張。――
歙xī
⒈吸氣,收斂。
歙shè
⒈歙縣,在安徽省。
艽jiāo
艽qiú 1.荒遠。參見”艽野”。 2.禽獸巢穴中的薦草。
绱 <動>
把鞋幫鞋底縫合成鞋
绱(鞝)shàng將鞋底與鞋幫縫合:~鞋。
癀huáng。
穡sè
魍wǎng
旃zhān
傯zǒnɡ
彘zhì
硪wò
钚bù
鰣shí
硐dònɡ
蓰xǐ
“歙”字怎么念?
歙 xī 收斂,吸進:“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古同“翕”,和洽.歙 shè (歙縣)地名,在中國安徽省.簡稱“歙”,如“歙硯”.